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曾洁戴竺芯)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来自四川的考古“双子星”稻城皮洛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双双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迄今已举办了30余届。本届评选,主办方从全国报名项目中遴选了32个项目参加初评,其中20个项目进入终评。最终,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伴随中国考古百年发展,四川考古成果不断,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成都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址、成都金沙商周遗址、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等12个项目曾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近年来,四川考古工作不断攀登新高峰,以三星堆、皮洛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发掘项目举世瞩目,无论是登上虎年春晚的青铜大面具,还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文化遗存,四川“双子星”频频“出圈”登上热搜。
2020年9月,四川重启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惊喜不断。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近两万件,许多前所未见的遗迹和文物,进一步丰富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实证和阐释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单位合作”的新理念也对中国考古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川入选的另一项目——稻城皮洛遗址,则被誉为一次具有世界性重大学术与社会政治意义的考古新发现,将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学术影响力。
2021年4月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开始主动性考古发掘。该发现不仅对考古学家建立中国西南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还将为研究远古时期人群迁徙、融合及文化传播、交流路线,以及人类适应高海拔极端环境等系列重大问题提供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