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省人大常委会通报2022年立法、监督工作重点
“今年,我们的监督工作共安排了5个方面44项……在民生建设方面,将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落实‘双减’政策、保障就业、保障粮食安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监督。”3月17日下午,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与“一府一委两院”办事机构联席会议上,有关人士介绍了2022年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工作重点。记者获悉,此次会议是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后召开的首次会议。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识平对立法工作安排作了通报。朱识平介绍:“我们计划审议省级地方性法规项目37件、市(州)地方性法规项目37件、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项目5件、调研类项目18件。”
其中,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立法项目有6件,包括大数据发展条例、天府新区条例、社会信用条例等。2021年度立法计划结转的继续审议项目有9件,如制定水资源条例、现代农业园区条例等。并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
朱识平表示,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和省人大有关方面提出了其他立法项目11件,如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岷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条例等。
此外,根据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调研类项目有10件,包括公共法律服务条例、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修订)、食品安全条例等。
“从去年10月中旬开始,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启动了起草工作,向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办事工作机构征集监督议题,并向社会广泛征集监督议题建议。经梳理汇总、征求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后,最终形成了2022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吕华介绍,今年监督工作共安排了5个方面44项,主要涵盖经济、民生、生态、法治以及预决算、国有资产监督等重点领域。
经济建设方面,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工作推进等开展13项监督。
民生建设方面,将围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落实“双减”政策、保障就业、民族团结进步、保障粮食安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进民生实事等开展8项监督。
生态建设方面,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目标落实,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和绿色低碳发展,黄河、嘉陵江、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开展6项监督。
法治建设方面,将围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支持保障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持续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等开展6项监督。
吕华对川渝两地人大协同工作进行了重点说明:“今年会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4项联动监督,涵盖区域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