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 没有任何可比性
  • ·招标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 没有任何可比性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谈台湾问题

  彭博社记者:请问中方认为乌克兰问题同台湾问题两者形势有何异同?如何看待当前台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王毅:首先要明确的是,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没有任何可比性。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乌克兰问题则是俄乌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有些人在乌克兰问题上强调主权原则,但在台湾问题上却不断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台海局势面临紧张,根源就在于民进党当局拒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企图改变两岸同属一中的现状,通过大搞“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歪曲台湾的历史,割裂台湾的根脉,到头来必将葬送台湾的未来。而美国一些势力为了遏制中国的振兴,纵容鼓动“台独”势力发展,挑战和掏空一中原则,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不仅会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也将给美方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我要强调的是,海峡两岸历史同源,文化同根,同属一中。台湾的前途希望在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于实现国家的统一,而不是依靠什么外部的“空头支票”。“挟洋谋独”没有出路,“以台制华”注定失败,台湾终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谈中印关系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印中两国关系持续触底。中方如何预测今年印中关系前景?
  王毅:中印关系近年来遭遇一些挫折,这种局面不符合中印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历史遗留下的边界问题,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平等协商管控分歧,积极寻求公正合理的解决,同时不使其影响和干扰两国合作的大局。
  我们看到,总有一些势力试图在中印之间挑动矛盾,在地区之间制造分裂,但这种做法正在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反思和警惕。大家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像中印这样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实现各自国家的发展振兴。
  中印人口加起来超过28亿,占全球三分之一。中印实现稳定发展、和睦相处,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就有了坚实基础。正如一句印度谚语所言,“帮你的兄弟撑船过河,你也能到达对岸”。希望印方同中方一道,坚守“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的战略共识,坚持增进互信,避免误解误判,彼此作相互成就的伙伴,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前行,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地区和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谈“南海行为准则”

  《海峡时报》记者:您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克服分歧、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感到乐观吗?“准则”是否应该具有法律效力?
  王毅:今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20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落实《宣言》,保持了南海局势的总体稳定。当然,要实现南海的长治久安,需要达成更具实质内容、更为行之有效的地区规则。为此,各方在《宣言》中明确把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作为长远目标。
  中国与东盟各国启动“准则”磋商以来,已经取得很多积极进展。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当前磋商进程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中方对达成“准则”的前景始终充满信心,因为推进“准则”磋商符合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利益,也是确保南海成为和平合作之海的关键之举。“准则”不仅将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也将为域外国家的合法权益提供更有效保障。进入磋商的关键阶段,需要重视并处理好两件事:
  一是正确看待分歧。任何磋商谈判都可能出现不同意见,但只要各方牢记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没有任何分歧不可以弥合,没有什么共识不能够达成。
  二是坚决排除干扰。某些域外国家并不乐见“准则”达成,也不希望南海风平浪静,因为这将使其失去插手南海、谋取私利的借口。东盟各国需要看清这一点,共同抵制来自外部的干扰破坏。我相信,域外的逆流掀不起南海的风浪,外部的干扰挡不住地区合作的步伐。

谈阿富汗问题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当前阿富汗面临严重人道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中方认为各方应如何支持阿富汗渡过难关?
  王毅:美国从阿富汗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给阿富汗人民留下深重的人道危机,为地区稳定带来巨大的安全挑战。当前阿富汗正处于由乱及治的关键时期,各方应当本着“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支持阿富汗人民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当务之急是同时间赛跑,加快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立即解除阿富汗在美资产的冻结和各种单边制裁,无条件归还属于阿富汗人民的资产,避免给阿富汗人民造成“二次伤害”,帮助阿富汗熬过寒冬,迎接春天。
  中方已第一时间向阿富汗伸出援手,将根据阿人民需求,继续追加新的援助。我们正在筹备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愿意为阿富汗长治久安发挥邻国优势,贡献邻国力量。

谈中非合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您延续了中国外长连续32年每年首访非洲传统。请问中方将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采取哪些措施?有外媒认为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您对此有何回应?
  王毅:中国外长每年首先出访非洲,体现了中国对非洲发展振兴的坚定支持。多年来,中国在非洲建设了超过1万公里铁路、近10万公里公路、近百个港口,还有数不清的医院和学校。这些都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一座座合作的丰碑。
  去年是中非合作的大年,双方成功举行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习近平主席宣布对非合作“九项工程”,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今年是落实论坛部长会成果的开年。中国对非合作重信守诺,从不开“空头支票”。我们将大力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同非洲国家一道,重点开展三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对非抗疫合作。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向非洲提供10亿剂疫苗承诺,帮助非洲提升疫苗本地化生产能力,助力实现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
  二是促进中非务实合作提质升级。加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九项工程”早期收获。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对接,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进“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中方已任命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务特使,愿与地区国家广泛沟通,为非洲之角和整个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谈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中国日报》记者:我代表全球网友提问。今年将迎来中共二十大,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在国际上继续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王毅: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明确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党立名、为党正名、为党扬名是中国外交的应有之义和重要职责。
  去年,我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开展了“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邀请各国驻华外交官和国际主流媒体赴延安、嘉兴等红色纪念地参访,中国驻外使领馆也举办了4000多场丰富多彩的庆祝建党百年活动,受到各国朋友的热烈欢迎。
  我们深感国际社会现在更加关注中国共产党,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钦佩,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秘诀。上个月,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期间,专程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对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取得发展进步表达敬意。我们注意到,国际社会看中国共产党的眼睛更加亮起来了,观察中国共产党的视角更为宽广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也更加深入全面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今年,我们将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契机,继续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帮助更多外国朋友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
  记者会历时1小时40分钟。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