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俄方表示,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实行了“信息恐怖主义”。央视截图
彭博社近日报道称,俄罗斯计划在2月15日“入侵乌克兰”。然而到了15日这一天,战争并没有像彭博社所说的那样发生。
对此,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2022年2月15日将作为“美西方战争宣传的失败日”载入史册。扎哈罗娃表示,当天俄乌之间一枪未发,这一事实让西方国家被打脸,他们的谣言不攻自破。
同一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波兰外长拉乌会晤并举行新闻发布会。拉夫罗夫多次就地区局势问题澄清真相,表示西方媒体和政客散布所谓俄罗斯计划“入侵”乌克兰消息是“信息恐怖主义”。但是在发布会即将结束时,仍有波兰记者提出了“俄罗斯是否会入侵乌克兰”的问题,拉夫罗夫露出无奈的表情。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国散布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消息是毫无根据的歇斯底里行为。一些西方国家发起这场前所未有的宣传战,目的就是为了加剧欧洲紧张局势。佩斯科夫说:“这让人很难理解,普京有时会开玩笑地让我们查清楚战争何时开始,(西方)是否已公布精确到小时的开战时间。”
普京15日在莫斯科与到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会谈后的记者会上说,俄不希望欧洲发生战争,俄方将努力与西方国家通过外交渠道解决相关问题,包括北约停止扩张、不在俄边境附近部署打击性武器等,而关于保证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的问题应该“现在”就加以解决。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5日应约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时表示,美国及其盟友煽动的侵略性言论是不可接受的。他强调有必要继续在安全保障方面开展联合工作,呼吁美国和北约对俄方就安全保障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采取务实态度。
俄罗斯国防部同日表示,俄南部和西部军区的部队已完成军事演习任务,当天启程返回驻地,而其他武装部队的大规模作战训练仍在继续,各军区、舰队和空降部队参与其中。
德国总理朔尔茨15日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表示,现在欧洲和平与安全面临“艰难的形势”,重要的是通过“良性对话”解决问题。
乌克兰国防部、外交部、文化部和国有银行等机构的网站15日遭到网络攻击。尚不清楚攻击由谁发动。同一天,俄罗斯政府宣布部分军队结束演习从边境返回驻地,外长拉夫罗夫指责一些西方国家渲染战争迫近的舆论氛围、大搞“信息恐怖主义”。
据多家媒体报道,乌克兰至少10个官方网站当天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这种攻击靠发送大量垃圾数据包令受攻击网站暂时无法被访问。
要查明袭击者,需要花费时间分析数据。乌克兰战略交流与信息安全中心隐晦地将矛头指向俄罗斯,称“不排除这是侵犯者在使用肮脏的小把戏”。
中心主管维克托·若拉说,紧急应对团队正在试图切断攻击、恢复网站服务,乌克兰军队内部通信和受攻击银行的资金没有受到威胁。
乌克兰信息安全专家担心,这次显眼的网络攻击意在遮盖更严重的网络攻击。
据路透社报道,一些西方网络安全专家猜测这次网络攻击由俄罗斯发起。几名欧洲和美国政府官员告诉路透社,西方国家制定了详细的制裁方案,一旦俄罗斯部队进入乌克兰,制裁立即生效;但是,对于如何应对俄方发起的网络攻击,这些国家没有制定相似的制裁或应对方案。
就这次网络攻击,俄政府尚未置评。
“没有在前线待过的人很难理解战争意味着什么,希望和平的曙光能够早日降临乌东地区。”这是32岁的乌克兰现役军人彼得近日接受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彼得告诉记者,2014年乌克兰东部地区爆发大规模冲突后,他被派往东部前线服役。最近,虽然西方国家和媒体关于乌克兰即将遭俄罗斯“入侵”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是,前线并没有出现恐慌。“我们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亲人和朋友经常打电话询问是否会发生战争。”
“和平的重要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迄今为止,我成年以后的生活都是在军队中度过的。我不能说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但现实比想象的难得多。”彼得深有感触地说。
对彼得来说,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等到乌东部局势恢复稳定后,能够组建属于自己的家庭。“我想有个妻子,有自己的孩子。”
在彼得看来,乌东部冲突已持续数年,不仅夺走了上万条生命,毁坏了许多百姓的家园,还严重影响了乌俄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与信任。冲突给两国人民造成的创伤可能会随着时间淡化,但有些方面永远不可能恢复如初。“在俄罗斯,我有不少朋友,过去他们经常到我家附近的村庄看望自己的祖父祖母。在俄罗斯,我还有些亲戚,但东部冲突爆发后,我们失去了联系。”彼得有些无奈地说。
近一段时间,战争一词似乎已经成为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巷尾的话题。随着西方国家肆意炒作战争临近并带头撤离外交人员,恐慌气氛开始在乌克兰社会蔓延。就在上周,基辅市政府发布了市民撤离方案,对撤离人员集中区域和车辆安排等都做了详细规划。然而,市政府也不希望战争爆发。
亚历山大·波格列宾斯基是基辅市议会一名议员,也是市民撤离方案的参与者,还是参加2014年东部顿巴斯军事行动的一名退伍老兵。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波格列宾斯基近期在整理“装备”,购置了军用急救箱。在家中,他还保存着当年在顿巴斯前线作战时使用的防弹背心和头盔。他告诉记者,希望战争永远不要成为现实,希望问题能够平稳解决,因为战争不存在真正的胜利者。
39岁的塔季阿娜是基辅市一名供暖系统工程师,不久前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她说,最令她心烦的莫过于西方一些国家媒体铺天盖地关于战争的各种夸张报道和虚假消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过去几年,大家一直生活在东部地区冲突的恐怖阴影下,已经对战争感到“疲惫”。
她说,人类应该学会和平相处,停止战争就是停止伤害,希望紧张局势早日结束,期待东部地区边境早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