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四川-
A8四川
  • ·炊烟飘起时 乡愁也就荡漾开来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川味”系列新作《乡厨》总导演彬歌:

炊烟飘起时 乡愁也就荡漾开来

彬歌

四川乡宴上的美食。

乡厨正在制作美食。

  “遵循人们的口味,乡厨们需要不断求变创新,但他们从未放下‘三蒸九扣’的本事,热切地期盼着,那冒着白烟高耸的蒸笼,和堆满各种菜式的案板,成为乡宴上挥不去的风景……”随着画外音慢慢淡出,画面视野逐渐变得宽阔,《乡厨》首集中关于“乡宴”的故事走向了结尾。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是该系列节目的开篇,在接下来播出的内容中,会将行走于乡镇中的四川乡厨的故事一一道来。
  1月24日晚,四川美食系列纪录片《川味》2022年新春特别节目《乡厨》,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播出。在当晚播出的首集节目中,传统的川东八大碗、南充市南部县升钟一带的传统饮食“卧龙鲊”、带着荷叶清香的荷叶鲊、包含13种材料的蒸菜“十三花”……让观众们顿感口齿生津。在美食背后,片中更将镜头对准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乡宴所带来的情感联结、以及乡厨们对于传统菜式的坚守或改良。
  “很多人离开家乡后,会怀念乡宴的味道,加上现在‘一条龙服务’下诞生的新乡厨,与传统乡厨交流碰撞,是该行业交替变革最大的一个时代。我觉得应该把这些拍下来。”在该纪录片正式开播前,《乡厨》总导演彬歌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到了他印象中的“乡愁”,与田野间袅袅升起的炊烟。

乡厨开宴
“将地方风味烹制成乡愁”

  北起曾家山、南到筠连高坎、西到古路“悬崖村”、东到酉水河畔的渔村……过去两年,彬歌及其摄制团队奔波在四川大地上,寻找着独属于这片土地的众多美食、人物和乡村故事,并以长年活跃在乡村的乡厨作为拍摄主体,记录下他们的烹饪点滴。
  “本来我想把这部分内容作为《川味》第四季的一集。”采访一开始,彬歌谈到了为何会选择将视角对准乡厨。他说,纵观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美食纪录片,几乎难以找到以乡厨为主题的节目,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已不知道“乡厨”是干什么的。“现在,有很多传统的乡味或乡宴的烹饪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或被新的方式所替代,我觉得这些应该被记录下来。”他说。
  在彬歌看来,行走在四川田野之间的乡厨,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与美食相关的群体。乡厨利用当地传统的食材,烹饪成美食,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岁月流转中形成传统,从而成为了当地人记忆中的乡愁。
  靠一道“卧龙鲊”闻名于十里八乡的乡厨罗泽生;在大小乡宴中奔忙超过五十八载的魏祥辉;操办着一场名为“十三花”传统宴席的周安金……在播出的首集节目中,观众们能看到来自于四川不同村落、擅长不同菜式的乡厨。他们所操办的乡宴,有只需一个乡厨“只身赴宴”一手操办的传统寿宴,也有“一条龙服务”下用更专业的厨师班底打造的坝坝宴。整个《乡厨》纪录片中,观众能看到近20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乡厨故事。
  “我们当时跑了很多地方,到乡村中去取材。”彬歌说,当时在选取拍摄对象时,也有诸多考量。譬如,在地域上,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各个地方的美食文化都有展示;在年龄上,也有新老乡厨的碰撞与差别。“我所选择的乡厨,不全是办坝坝宴的,也有做农家乐的。他只要是通过美食来谋生,或者通过创业让家乡变得更美好,都符合我们的标准。此外,我们不光拍摄了村子里的乡厨,还有很多小镇上的乡厨。”他说。

乡愁仍在
“传统美食以新的方式呈现”

  “谢谢,拍得很好,让我回到了童年的故乡。”在《乡厨》网络播出平台哔哩哔哩的评论区,有这样一条留言,虽然只有短短十余字,但大家却能从中感受到人们难离故土的热忱,体会到美食背后所牵动的乡愁。
  在时代飞速发展变迁中,不少网友感慨乡愁“难续”,童年时喜爱的美食在渐渐消失,记忆中的熟悉技艺也随着岁月湮没。但在镜头里,彬歌以惯有的独特视点和执着,向观众交出了一份关于乡愁及乡村建设的最新思考和感悟。
  “从乡厨的变化中,观众能看到乡村的变化。”彬歌说,从前,在老一辈的乡厨中,很少有人把做宴席当成谋生手段,更多是乡里乡亲间的帮忙。“以前物质条件不好,乡厨来做宴席,最多就发个红包。但现在,乡厨是一门职业,提供的服务和功能都在升级,这是时代的变化,我们只是客观的记录者。”他说。
  当然,无可避免的,也有一些关于美食的记忆正在慢慢淡出时代舞台。在播出的首集中,已是古稀之年的乡厨魏祥辉,望着坝坝宴中大快朵颐的食客,目光悠长而深远,因为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掌勺乡宴。
  “现在,传统的乡宴很少了,主要是因为食材的变化、烹饪方式的改变,此外老乡厨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在逐渐退出烹饪舞台,换来的是新的‘一条龙服务’的专业乡宴承接团队在服务乡村。”彬歌说,在拍摄过程中,当传统菜式不再出现在宴席中时,自己也有过惋惜,但随着拍摄的深入,他却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乡愁并没有消失,传统也仍在延续,不过转变成更适应时代的方式。
  “之前我以为‘卧龙鲊’手艺失传了,但实际上它还在,只不过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以前物质比较匮乏,所以制作“卧龙鲊”的肉长40厘米。现在,很多人吃乡宴吃的是一个氛围,所以乡厨把肉的长度从40厘米改成20厘米,也避免了浪费。”彬歌说,新的“卧龙鲊”也会形成新的乡愁。
  旧去新来,时代在发展,新的烹饪方式也在迎合着当代人的口味。而每个时代,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乡愁。“时代前行,传统的乡宴在以新的方式呈现。”彬歌说到了“十三花”,这是当地宴席中最重要的“头菜”,只不过用的食材更好了,“但它表达的乡情和人们对乡愁的渴望是没有改变的,所以美食和烹饪的背后,实际上都是人情,其内核是没变的。”

川味飘香
“记录下有价值的影像”

  从网络上口碑爆棚到登上央视,再走向海外,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从《川味》第一季拍摄算起,这档美食纪录片已走过了10年的岁月。随着新春特别节目《乡厨》的播出,其也是第四季的先导片。彬歌透露,《川味》第四季的后期制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望年内与观众见面。
  当一档美食节目走到“第N季”,观众或许会十分好奇:它会有什么创新与改变?彬歌说,最初,《川味》规划了8个系列,把《乡厨》算上,到第四季也才只有5个系列,在四川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很多美食故事需要发掘,太多关于美食的回忆,需要被镜头记录下来。
  “其实我想拍的是一种情怀和价值。”彬歌说,他拍美食节目已有十余年,与第一季相比,现在的《川味》确实有很大改变,譬如片长等,“但我一直没有去追逐流量。作为一个四川人,我不能把《川味》拍得完全经济利益化或网红化。我想拍摄的是乡愁,拍摄四川的好山好水好人,拍摄四川人的幸福生活,拍摄四川人勤劳质朴的内核以及休闲豁达的状态。”
  在对彬歌的采访中,“乡愁”和“炊烟”两个词被高频提及,从中折射出的是他对人间烟火气的依恋。采访最后,彬歌说起了他的外婆,说起拍摄《川味》第一、二季时,有好几集都有外婆的影子。“记忆中,外婆家很美,翻过一座山后,平地上有水塘、有桃花。炊烟升起,外婆会取下腊肉,给我做面条吃。”他说。
  炊烟飘起时,乡愁也就荡漾开来。在彬歌的镜头中,川菜中蕴含的家乡滋味、乡厨承办乡宴所带来的情感联结,都在这部纪录片中,有了完整的诠释和记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