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立冬日 万物“收藏”休养生息
  • ·农历十月初一 曾是新年第一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立冬日 万物“收藏”休养生息

五代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打糍粑。本报资料图片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11月7日,随着骤降的气温一同到来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冬。立冬的来临告诉人们,冬天来了。

冬季始自立冬结束于来年立春

  立冬,冬三月之始也。在古人传统的季节划分中,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同时,以“两至”(夏至、冬至)“两分”(春分、秋分)为四季的中点。于是,冬季以“立冬”开始,至下一“立春”结束。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在这个节气,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所以是“万物收藏”,开始规避寒冷。
  “自古以来,成都人非常重视立冬这一节气。”在民俗专家刘孝昌的描述中,也能看到立冬节气在寻常百姓的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日,忙碌了一年的农家终于迎来了些许清闲的时光,他们将在冬日里养精蓄锐,以迎接来年的忙碌与播种。
  而在民间,也有祭祖的习俗,人们向先祖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一般来说,祭祖要接近傍晚的时候才举行。这也是老成都人的立冬传统,表示自己不忘本,要让身边的儿孙记住先辈的情感,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刘孝昌说。

修灶添衣休养生息的日子到来

  刘孝昌说,立冬那日成都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莫过于修整炉灶了,因为经过近一年的使用,火灶需要加固和整理。“其实目的也是为了迎接过年,早早地修整好,就等着过年了。”
  立冬之后,寒风乍起,自然要添衣加被,以抵御越来越深的冷意。于是在这一天,家中的女性长辈,如奶奶、妈妈等,都会给儿女置办新的衣物。“当天新的衣服拿来,一定要试一下,也是讨个吉利。”
  值得一提的是,立冬前后,恰逢农历十月初一的“牛王节”。自古以来,“牛”一直是传统农耕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被古人认为是勤劳、敦厚的代表。而在四川这片土地上,也有着崇拜牛神的传统,其中成都的地标牛王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能显示蜀地人民对于牛神的崇拜。
  “在立冬前后的牛王节,旧时的官员、周边的农人会到牛王庙祭祀牛神,祈祷来年春耕的顺利。”刘孝昌说。

家家舂糍粑牛儿也可享用

  立冬时节,因为饺子有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故“交”子之时的饺子自然要品尝一番了。
  西南一隅的成都,还有个关于美味的习俗,那就是——打糍粑。据刘孝昌描述,无论城市或农村,立冬之日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但此风俗在农村更甚。“那天,打糍粑的队伍可是浩浩荡荡的,到处都能听到‘咚咚咚’舂糍粑的声音。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弟弟,都要舂糍粑。成都有名的小吃‘三大炮’,就是用舂的糍粑来做的,香甜可口又软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舂出来的糍粑不仅供人们享用,还要给辛苦耕耘了一年的耕牛品尝一番。“牛一年到头辛苦了。舂好的糍粑,有时还会裹上鸡蛋给牛吃。这一天,人们还会把牛牵到河边去饮水吃草,把田埂上的野菊花,做成花环戴到牛的头上。”刘孝昌说,这一天人高兴,牛也高兴,因为牛可以得到歇息,不用耕田。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