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封面传媒携手华为云打造“云上科博会”
  • ·清代才子李调元如何刻印《函海》?
  • ·今明天气
  • ·空气质量
  • ·体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清代才子李调元如何刻印《函海》?

22日,著名学者、民俗专家袁庭栋做客“名人大讲堂”为你揭秘

著名学者、民俗专家袁庭栋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曾洁)作为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李调元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才子典范。他是文学家,著作数量在清代居全川之首;他是藏书家,以平生之力收集了大量典籍,建立了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万卷楼;他是美食家,编撰了四川第一部菜谱《醒园录》;他还是戏曲理论家,成立戏班,组织巡回演出,为近代川剧的形成与发展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李调元在弘扬和发展四川本土文化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9月22日下午2点,著名学者、民俗专家袁庭栋将做客“名人大讲堂”,在德阳市罗江区博物馆登台开讲。他将以“论李调元在四川文化复兴中的历史作用”为题,分享李调元在整理蜀学文献、振兴四川文化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1994年,袁庭栋在写《巴蜀文化志》时,曾记述了清代四川文化教育的复兴:“随着经济的复苏,文坛也开始活跃,蜀中士子又逐渐在全国舞台上崭露头角。被誉为清代蜀中三才子的彭端淑(约1699-1779年)、李调元(1734-1802年)、张问陶(1764-1814年),在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他们三人在全国各地的宦游与诗坛唱和,应当视作巴蜀文坛重振旗鼓的序幕。”
  李调元祖籍罗江,曾祖父李攀旺在清初战乱中远走他乡,避难于现在的北川县大山中,通过三代人的辛勤劳动,终于使李家得以复兴。当李家衣食无虞之后,李攀旺的孙辈开始了家族中的文化复兴,取得了罕见的“父子一门四进士,弟兄两院三翰林”的成功。
  尽管已锦衣玉食,李调元为了四川的文化复兴,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在多方面取得了当时全川领先、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成果。
  袁庭栋对李调元的功绩加以概括:他最大的功劳当属编辑刻印《函海》,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所编入的书籍内容之重要,都是清代四川刻书中的第一。此外,他写出了大量的研究著述与诗文,如果从数量与价值进行全面考察,在清代应当位居全川榜首;他成立戏班,培养青年,引进并校订剧本,组织巡回演出,为近代川剧的形成与发展所花费的心血与获得的成果,在清代依然位居榜首;他以平生之力收集了大量典籍,建立了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万卷楼。
  李调元如何刻印《函海》,这套著作对于四川的文化复兴有何意义?9月22日,“名人大讲堂”移步德阳市罗江区博物馆,袁庭栋将在这里登台开讲。封面新闻APP也将同步直播,不能亲临现场的读者可以围观封面直播,精彩不容错过。
  “名人大讲堂”是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四川省图书馆承办的重要文化活动,受到广大粉丝追捧。自2018年11月正式开讲以来,“名人大讲堂”已经邀请到包括李敬泽、阿来、郦波、于丹、梅铮铮、方北辰、孙小淳等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领域专家与观众坐而论道,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