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四川-
A6四川
  • ·传帮带让“九院精神”落地生根
  • ·成都新津区奖励成都艺术职业大学500万元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传帮带让“九院精神”落地生根

讲述人:九院走出的创业者刘光海

刘光海(右)和同事一起做实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陈彦霏 周洪攀 姚茂强 摄影报道

  周围都是山,小时候,刘光海常常坐在梯田上,看着老牛耕地,日子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溜走。至于理想,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只想走出大山。
  因为,走出去,几乎是这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小山村所有人的梦想。最终,刘光海考上大学,如愿走出了大山,毕业后来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九院”)从事科学研究;之后从九院辞职创业,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和团队。
  6月的一天,位于绵阳的一间实验室内,温度比外面高了5摄氏度。刘光海和助手正调试着实验设备。“这样调过来就可以了。”他一边做示范一边给助手讲解。
  “在九院的时候,老一辈科学家也是这样手把手地教我,现在自己出来创业,也这样带新人,算是传承九院的一些精神吧。”刘光海笑着说。

走进“科学殿堂”

  刘光海出生在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偏远山村里,全村都靠传统种植为生。“在梯田上种植比平原上困难得多。”刘光海说,与艰辛劳动不成正比的是,当地大多数人家一年的收入少得可怜,只有两三千元。
  因此,走出大山,几乎成为村里所有人的梦想。但走出去做什么,刘光海没有太多想法。“就是读书,读得下去就读,读不走了就只能去沿海城市打工。”他说。
  后来,刘光海考上了大学,学的是光电工程专业。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他也只是觉得,很多行业可能都会用到这项技术,择业面会广一些。
  毕业前,恰逢九院来校招人,刘光海提交了申请,并成功入围。实际上,那时他已签约了一家深圳的上市公司,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九院。
  “感觉很神圣。之前对九院做过一些了解,知道了邓稼先的事迹。”刘光海说,放弃更好的薪资待遇选择九院,是觉得在九院能学到更多知识,“当时就想多学点东西。”

手把手地传帮带

  来到九院后,刘光海就被这里浓厚的科研氛围所感染。“无论是年轻的同事还是老一辈的科学家,都抱着朴实的科研态度,做事非常认真。”他说,指导新人的都是退休后被返聘回来的科学家,不要说系统设计和课件,就连最基本的报告,都会一点一点地教,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错了,都会标注出来。
  让刘光海记忆深刻的是,为了更好地批改作业,78岁高龄的桑永生还去自学了机械设计软件。
  刘光海记得,第一次做项目时,老师王金贵等人手把手地教他,由于项目比较急,那段时间,大家每天从早忙到晚,中间就只有半个小时吃饭。有时忙到半夜,老师们突然想到一些技术问题,都还会打电话来指导。
  刘光海回忆,有一次在野外做实验,时值冬天,天气很冷,大家都让老师在实验室等着,但他仍坚持亲自去现场。
  这些事情让刚进九院不久的刘光海很是触动。“在他们身上,真的能感受到那种精细朴实的科研精神,让人很钦佩。”他说。

传承九院精神

  2016年,从九院辞职后,刘光海在绵阳创办了四川物科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那一年,他原本有机会离开绵阳。“院里要在宁波建一个中物光电所,希望我过去,但我不太愿意。”他说,绵阳的科研环境很好,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技术,并参与其中,哪怕只是做一些测试。
  受“两弹一星”精神影响,刘光海辞职创业后,仍秉持这种精神。他说,目前,公司主要是和九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做一些技术服务,生产一些探测设备和光学仪器等产品。
  “要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产品,需要严谨精准,因此我一直以在九院做科研的标准,严把产品质量关。”团队里有许多新人,刘光海也是亲自培养。“都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包括设计思路、设计结构、画图等。”他笑着说,终于体会到了老师当年的心态。
  虽然已从九院离职,老师王金贵也已退休,但刘光海仍会经常去看望老师,遇到瓶颈时也会向老师请教。“老师对我说,‘无论是什么平台,适合自己就是好的。想做什么技术,就踏踏实实地坚持走下去,不要更多地去追求利润’。”他说,很多时候,老师就是自己人生的导师,他也一直把老师的嘱咐藏在心里,并付诸于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在不断创新,把产品做得更智能化、系统化,达到更高水平,传承九院精神。”刘光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