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四川-
A8四川
  • ·“赤化全川”气吞山河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赤化全川”气吞山河

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见证一段峥嵘岁月

红云崖红军石刻标语“赤化全川”。

佛尔岩红军石刻标语“平分土地”。

  “井冈山连着大别山,大别山连着大巴山,中国山山都革命,到处都是红军的老营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诗人梁上泉所作的叙事长诗《红云崖》蜚声中外。
  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的红云崖村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军曾在此设医院,进行革命宣传。1934年春天,火红的杜鹃花漫山遍野,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錾字队20多名工匠花了40天时间,在一面巨大石壁之上,刻下“赤化全川”四个大字。
  1932年到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这一历史时期,为了组织群众和震慑敌人,在通江境内书写錾刻了大量的石刻标语,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为根据地各县(市)之冠,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赤化全川”,每个字高5.5米、宽4.7米,字幅面积达300平方米,笔划道里可躺进一个人,三四十里之外清晰可见,被誉为“世界石刻之最”。
  2006年5月,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巴中红军石刻标语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

石刻标语遍布
红军发展到哪里
党的宣传工作就达到哪里

  行走于通江境内,无论热闹繁华的城镇还是人迹罕至的深山,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让人叹为观止。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为了发展革命力量,扩大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红四方面军因地制宜,在根据地的石头上錾刻标语,传达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分布于巴中市所辖的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巴州区、恩阳区境内。
  为宣传群众、武装群众、组织群众和震慑敌人,红军在通江境内书写錾刻了大量的石刻标语,全县所有乡镇均有分布。
  在创建川陕苏区的过程中,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以“红军发展到哪里,党的宣传工作就达到哪里”作为目标,负责政治宣传的组织领导,制订宣传大纲,编写干部培训教材,开办学校,培训苏区干部,办报纸、制定标语等。
  据1933年至1934年间任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刘瑞龙后来回忆,“除了开展读书、讲演、谈心、演戏、唱歌、办刊物办报纸外,在川陕苏区最独具特色的宣传形式,就是利用那里山高石头多的资源优势,发动当地党组织组织书写队、錾字队,在群山之巅、道路两旁、关隘渡口、村民院落、街道周围、祠堂庙宇、坟园墓地等处的石崖、石墙、石碑、石柱、石坊、石门廊、石板壁上錾刻言简意赅、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乡土味浓的石刻标语。”
  据了解,为了贴近群众,錾字队采用大巴山地区的方言俚语。这些标语简单易懂、富于感染力,把党的政策方针口语化、本土化,有效地动员了当地百姓投身土地革命。

“赤化全川”
20多人刻了40多天
对敌人有很强的震慑力

  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錾字队来到景家塬(如今的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崖村),准备在石壁上刻一条“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的标语。当时錾字队员站在吊着的箩筐里,腰上系着粗绳,正刻着“国民”两字时,刘瑞龙到此巡察,他认为之前准备刻上去的标语字数太多,读起来也不上口,气势不足,缺乏冲击力,不壮观。于是,他转念想到“赤化全川”,这四个字简洁醒目,便于记忆,对敌人也有很强的震慑力。
  为了让这条标语更加亮眼,刘瑞龙还特地赶到巴中恩阳,请当地一位颇有书法功底的张姓小学教员挥墨,写下这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把标语内容改为“赤化全川”后,錾字队重新搭架,20多名石匠经过40多天的紧张工作,终于完成錾刻,然后涂上白色的石灰水,在火红的杜鹃花映衬之下更加醒目,远远望去清晰可见。
  在这面25.9米高的石壁上,方笔横书、楷体阴刻的“赤化全川”刚劲古拙,沉着霸气,每字高5.5米、宽4.7米,笔画深0.35米、宽0.7米(里面足足可卧一人),字距7.1米,整个字幅面积达300平方米,离地面15米高。
  据记载,在红军撤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后,当地乡绅阎升平、阎际风等人,以一石二斗小麦为赏,命令甲长阎成文带人将“赤化全川”标语铲除。当地群众得知消息,连夜搭架爬上山崖,用稻草灰调米汤,将标语填平隐藏,并谎称已把标语铲除,使这幅红军石刻标语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把笔画中的稻草灰清理,“赤化全川”四个大字再次显现。

弘扬红军精神
红军石刻标语
经革命烈火熔铸的艺术瑰宝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著名诗人梁上泉以红军撤离川陕苏区后,当地群众奋力保护“赤化全川”标语为题材,创作叙事长诗《红云崖》,后被改编成歌剧搬上舞台,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经典剧目。
  1984年,该石刻标语所在村落也更名为“红云崖村”。
  红云崖是国家AAAA级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参观陵园之后,仅仅几分钟车程,即可到达“赤化全川”石刻标语观景台。十里之外,四个白色大字清晰可见,仍十分醒目。
  以“赤化全川”为代表的红军石刻标语,是经革命烈火熔铸的艺术瑰宝,是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民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洗礼,今天依然光彩夺目。为弘扬红军精神,近年来,通江县持续举办《唱响红云崖》爱国主义歌曲大赛,吸引了各界群众积极参与,为“一区三地、红色通江”建设凝聚起最宝贵的精神力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颖李兴罡陈羽啸钟雨恒通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