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4 要闻-
A14要闻
  • ·14在仪陇,在生长蚕桑的村庄
  • ·桥缘
  • ·生活服务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桥缘

  

□郑良

  夕阳下,与妻携手郊游,突然被横亘的溪水阻隔。踌躇时,妻遥指远处:“那儿有桥。”余晖散尽,远处的城市已华灯齐放,五彩斑斓的灯光把各式各样有名的、无名的高架桥、跨河大桥装点得分外妖娆。一股莫名的思绪涌上心头,古往今来,如果没有桥,大地怎么连接?此岸如何快捷抵达彼岸?这个时代,如果没有“沟通之桥”,世界将难以想象。
  五六岁时,我随邻居几个奶奶去赶场。那是夏天夜雨后的一个早晨,漫水路让几个尖尖脚奶奶为难不已。奶奶们正不知所措,我毫不犹豫地搬来几块火砖,跳下田里,一前一后车撸走转,把奶奶们一个一个地渡过去。搬最后一块砖时,我用力过猛,一屁股坐在水里,奶奶们哈哈大笑,纷纷把我夸赞。当时我想,如果有座小桥,该多好啊!
  读小学时,我经常随母亲赶唐场。三河场的木板板桥,更是惊险无比。当时10岁的我,每每到此心有余悸,望河兴叹。“什么时候能够架座桥哦?”这成了我心心念念的事。说来也巧,我11岁那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唐场大桥的修建工作。通车那天,人山人海,尽管我的鞋子都被挤掉了,但愉快的心情一点也没有减少。
  成家立业后,我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我乘坐火车通过一座座跨江大桥,尤其是行进在成都至西昌的高速上,那高耸入云的高架桥是那样的神奇而雄伟,不得不赞叹茅以升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惊人智慧。
  幼小时的梦想与成年后的见证,让我浮想联翩。岂止是有形世界需要桥的连接、沟通,人要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求得生活事业通达顺畅,无形的桥比有形的桥还要重要。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我的人生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基层干部。
  我10岁那年,一群工匠到村里来编竹凉席,邻居家准备把凉席弄好后就娶儿媳妇。后来,邻居家却以凉席编宽了一点点为由,与师傅们扯皮,不依不饶,还要求赔偿,闹得不可开交。
  那群工匠带队的是个女人,姓张,人生地不熟,求助我母亲。母亲二话没说,去调解一番后,把那张凉席带回了家,砍了我家的竹子,让工匠们重新给邻居家做凉席,事情才有个了结。
  那张凉席其实与我家的床也不相配,母亲此举,是为解人之危,她的善举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换位思考,助人为乐,息事宁人……”那时,虽然说不出什么道道来,但母亲的身体力行,已经告诉我该怎样做人做事了。
  沟通就是桥梁,将心比心就是通往解决问题的彩虹大桥。
  “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步入社会后,现实变幻莫测,心情甚至人生难免起起伏伏,但已经坚如磐石的三观还是依然如初。
  我坚信:“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人与人相处,除志同道合、心灵契合至关重要外,“天然而成者寡,磨合而成者众”,磨合,往往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一 一通达,必须有一个媒介作桥梁,这就是沟通。
  小小地球村,沟通,已成为这个时代人际交往的最重要手段。要有过人的沟通能力,建设优秀的心灵品质至关重要。优秀的心灵品质来自清澈的良知,良知就是心之本。本着利他就是利己的起心动念,就一定会“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构建好“心灵之桥”,不正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共同缘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