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 要闻-
A2要闻
  • ·截至去年底 依法打掉涉黑组织148个
  • ·创新方式学党史 共学互促感党恩
  • ·公安部发出交通安全预警提示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我省民族地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创新方式学党史 共学互促感党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近日,在绵阳北川县桃龙藏族乡,村民用歌声唱出对党的感恩。
  “唱支山歌给党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同样,在平武县木座藏族乡,一首接一首红歌,抒发着对建党百年的祝福。
  唱红歌,组建“双语”宣讲队,组织基层干部到红色基地学习、深挖少数民族革命先烈事迹,将党史学习教育资料翻译为彝语、苗语、藏语……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省基层不断因地制宜、创新形式、搭建平台,把民族团结进步史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在共学互促中,筑牢民族团结“连心桥”。

“双语”宣传队走乡串户讲党史

  “我们讲彝海结盟的历史、讲党的民族政策,汉语讲一遍,再用彝语讲一遍。”何文芳是雅安市荥经县宝峰彝族乡组织委员,她和3名彝族干部一起组建彝汉“双语”宣传服务队,走乡串户给乡亲们讲党史。
  “到学校,我们讲小兵张嘎、小红军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何文芳说,彝汉“双语”宣传服务队受到学生和乡亲们的欢迎。
  同样受到欢迎的,还有绵阳市北川县青片乡30余名非遗传承人组成的党史非遗讲习小分队。
  “一九三五年四月间,数万红军进北川。各地建起苏维埃,领导穷人打江山。”在青片乡正河村五龙寨,羌族非遗传承人梁元斌用羌族传统文艺作品《打岔》,将1935年红军长征在北川的历史过程编成曲目,走家串户传唱,引来当地党员群众倾听学习。
  在宜宾部分地方,“苗语+汉语”“彝语+汉语”党史学习教育基层宣讲队深入农户院坝、学校课堂、文化广场,采取“文艺+宣传”形式,开展50余场“苗语进课堂”“乡村夜话”等宣讲活动,覆盖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超过3000人次。
  在乐山,以彝族德高望重的民间“德古”(彝族民间的矛盾纠纷调解人)组成的讲师团,围绕“大小凉山红色经典故事”主题,走进彝家新寨话党史。目前,3个讲师团36名“德古”开展讲座180余次,覆盖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近2万人。
  “共产党瓦吉瓦(彝语意为好得很),我们住上好房子,有水有电还有路,很方便。”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牟家村村民洛子衣美听了彝语党课后,对共产党惠民利民政策竖起了大拇指。

深挖少数民族地区红色资源

  面对北川永昌小学的学生们,97岁高龄的老战士王天顺讲述自己的抗战经历。
  站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遗址,有着21年党龄的羌族党员唐金平给北川县马槽乡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党课。
  在雷波县黄琅镇中心校,革命老战士杨仁华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浴血奋战的红色革命故事。
  ……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不少市(州)组织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前往红色革命基地实地参观,邀请“五老”讲述区域变迁和红色故事,回顾党的辉煌历程,凝聚奋进力量。
  “邀请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组成民族宣讲团。”平武县木座藏族乡党委书记杨明和说,宣讲团讲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木座藏族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地落实,让当地广大干部群众感党恩、跟党走。
  在突出民族特色的同时,一些地方力争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攀枝花市最大的彝族聚居移民新村,米易县白马镇高龙村借助首届民俗文化节,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融入群众文化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民俗文化节结合起来,村民们更加明白,是党让我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高龙村党总支书记马顺付说。
  泸州市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开展苗语唱红歌、“我与党旗合个影·对党说句心里话”等活动,以苗乡巨变为缩影,讲好“话脱贫、感党恩”故事。箭竹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刘英明介绍,他们还将在苗家大剧院打造红色主题的舞台剧等。
  阿坝州制作红色影像《藏族老红军天宝》《羌族老红军何雨农》《红色土司安登榜》等,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影像教材,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并覆盖全州各基层党支部,让更多的党员群众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学好党史。

祁梦莹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