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稳稳的“医”靠》系列报道
肖腾翼
丁远玲
罗洪林
程小川
董麟
庄光彤
2025年,成都高新区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持续加强基层全科医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通过全科与专科协同从而实现医防融合协同、诊疗能力协同,驱动基层医疗机构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转变,为居民织密“健康守护网”。
据悉,该中心按照专业学组进行团队搭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整合专科资源,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构建“全科主导、专科联动、医防融合”的服务体系,实现门住一体化管理,诊疗方案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得到更好落实。同时推出“诊间转诊零等待”特色服务,异常患者通过诊间转诊无缝对接相应专科,实现“一站式”精准诊疗,自2024年11月服务上线以来,中心已累计完成院内诊间转诊近200人次,患者平均就医时间缩短30%。
依托上级医联体单位专科联盟建设项目,该中心邀请专家定期到中心坐诊、教学查房、培训等,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服务便捷性。一是聚焦中医与现代技术融合,开设疼痛门诊、减肥门诊、睡眠门诊,打造中医针灸特色科室,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二是引进高年资老年病学专家团队,建立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体系,形成“防-治-管”闭环链条。以高血压、糖尿病作为切入点,深度融合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资源,促使两者相辅相成,协同推进慢性病管理工作。
大邑县沙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一院一品一特色”发展战略,聚焦普通外科、呼吸内科等重点科室,走差异化、专业化发展道路,用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精心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健康港湾,实现让群众“少跑腿、看好病”的美好愿景。
该中心积极构建“上下联动”的医疗协作网络,与大邑县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等上级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定期邀请专家前来开展技术指导和疑难病例研讨。专家们带来的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让基层医生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业务能力。同时,该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选派骨干医师赴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实现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赋能,有力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此外,大邑县沙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市级基层特色科室呼吸内科,专注于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创新打造了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管”一体化服务模式。
在社区的健康驿站里,该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与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携手,为辖区居民提供全面的肺功能筛查服务。他们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呼吸健康知识,为哮喘及慢阻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规范化诊疗方案,从疾病的预防、治疗到后期的管理,提供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2025年,“十四五”规划步入收官关键期。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为核心,矢志打造川西北医疗高地。从专科、人才、科研、管理文化等多维度发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为患者赋能优质医疗。
据悉,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始终突出党的核心引领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契机,展开学习和大讨论,护航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大健康。加强品牌建设赋能业务革新,持续擦亮成都市公立医院标杆党支部品牌。
该院深化中医适宜技术融入妇儿诊疗,精筑“名医堂、妇孺堂”名老中医门诊。拓展科室特色,打造专科专病门诊,推动一体化产房落地。开展生殖超声等新技术,加速智慧医院与综合病区建设,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加快建设妇幼大健康项目,构建“一院多区”协同共进格局。积极构建上下联动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切实保障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同时,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该院从智慧医院基础、智慧医疗服务、智慧医疗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四个维度全面发力,推进电子病历智能化升级、患者移动端服务拓展、医院运营精细化管理等智慧医疗应用的落地实施。构建动态自适应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实时监测、精准预警、快速处置各类安全威胁,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守好安全防线。
2025年,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以立足惠民,用好政策;立足为民,全科思维;立足便民,推动创新”为切入点,围绕知定位明方向、提内涵升能力、人建档户签约、全周期护健康、作表率走在前等十条工作思路,着力探索基层卫健“新思路”。
2025年,中心启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工作,在中心设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展示区,展示各类中医药技术的操作流程与应用效果。通过增配中医药诊疗教学设备,定期开展培训教学、健康讲座等活动,全面提升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高新区基层卫生智慧健康管理体系的示范窗口,以“智能物联技术+互联网健康平台”双核驱动,联动辖区企业、机关、学校、家庭和院落积极推进智慧健康小屋标准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路。
依托与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国家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项目,打造数智化城市医疗集团,加强数据联动,达成一键转诊、号源床位共享、远程诊疗等目标,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该中心还创新健康小屋特色健康服务内容,在现有的健康小屋基础上,计划引入健康管理师、运动指导师、心理健康咨询师等专业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管家式健康服务。逐步引入智能药柜,依托高新区社区互联网总医院,探索远程问诊处方,线下药品配送,进一步方便群众。
2024年以来,大邑县悦来镇公立卫生院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成功创建成都市基层二级医疗机构,群众的信任度、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该院加大特色专科建设,微创普外科、呼吸内科分别获评成都市、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2024年微创手术占比45.02%,三四级手术占比33.39%。独立设置急诊科,加入大邑县院前急救网络,开展急性创伤、心梗、脑卒中、颅脑损伤、高危新生儿等重点病种识别与急诊处理,新增设了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临床科室,补齐了科室短板。
积极构建专科联盟,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八一骨科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实现专家下沉、技术帮扶,开展新技术5项。大邑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医共体单位轮流下派心血管、消化、呼吸、骨科专家,通过坐诊、查房、讲座、手术示教、医嘱点评、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帮扶,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2024年7月,该院成功创建成都市基层二级医疗机构,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将按照成都市基层二级乙等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坚持专科发展方向,加强省级重点专科建设。深化医共体合作,推动一中心一特色发展。持续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大邑县悦来镇公立卫生院党支部书记丁远玲说。
2025年,郫都区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围绕提质赋能、“一老一小”关怀和医防融合三大核心领域,全面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升级,让居民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家门口”健康服务。
“我们不仅优化诊疗环境,还计划引进特色专科,同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庄光彤表示。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中心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班子成员包片负责制,将服务网格细化至社区,并组建综合服务团队,形成覆盖全辖区的健康管理网络。
家庭医生服务也进一步升级,通过“微网实格+家庭医生”机制,与社区联动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七到家”承诺,包括健康咨询、慢病随访、上门体检等,让签约居民切实感受到便利。
依托郫都区“一中心四联盟”体系,中心积极对接上级医院优质资源,通过专家下沉坐诊骨干外派进修等方式,提升慢性病管理等专科能力。
此外,依托“筒心向阳·微光心坊”心理健康服务阵地,中心联合学校、家庭构建青少年心理关爱网络,全年开展讲座、培训、团辅及个辅等服务,预计惠及学生及家长上万人次,帮助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2025年,中心将以创新为动力,持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内涵,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基层卫生标杆,为健康郫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