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 专题报道-
E2专题报道
  • ·好服务铸就好口碑 模范家医关爱居民
  • ·精细化服务有“温度”重塑居民就医习惯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精细化服务有“温度”重塑居民就医习惯

家庭医生团队让居民得到了实惠。

  

成都家庭医生风采录

  全科医生王锟是成都市双流区公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长,门诊坐诊、上门送药、康复指导是团队的日常工作,团队成员成了当地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师”、疾病恢复期的“康复师”、家庭健康的“保健师”,让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细化服务的“温度”。

家庭医生扎实履约居民享受优质服务

  在中心随机采访时,居民们都很“认”自己的家庭医生,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病。
  涂大爷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以前每月得花一整天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就诊、取药。他和王锟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后,在社区就能配药,“我平时身体有点问题直接咨询小王,诊疗之余还能聊聊家常,真心觉得满意!”
  王锟团队的签约病人刘婆婆是一名高血糖患者。一次来中心治疗时,王锟发现刘婆婆鼻青脸肿,询问后才知道老人在家中突然晕倒,便劝说刘婆婆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团队“身体心理两手抓”,不仅细心诊疗,严格控制她的饮食,还时常与婆婆聊天谈心,后又通过双向转诊把刘婆婆送到了上级医院治疗。“王医生,多谢你对我妈的照顾,有你这样的好医生在我们身边,是一种幸运。”一条发自病人家属的短信情真意切。
  “与居民签约只是敲开了服务群众的大门,要争取居民信任和支持,还需要在服务提升上多下功夫。”王锟介绍说,中心通过建立“义诊下乡、到家体检”的工作机制,为患者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每月至少会安排一场义诊,有些签约患者行动不便,我们还会入户上门体检。”这样的工作机制,使患者足不出门就能获得有效、便利、持续的治疗。家庭医生团队还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体检,建立与签约群众之间的长期信任关系,让居民得到了“见得到、摸得着”的实惠。

特色服务持续发力
惠民举措温暖人心

  公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共有4个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有十余名医生。2020年,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共完成15164人的签约服务工作。医院的基本医疗宣传、面对面随访、专区打造、健康教育等也多点开花,走出了一条精细化服务的特色之路。
  “往年我们每年有4次面对面随访,2020年我们率先探索了每年12次面对面的随访模式,同时打破传统门诊和慢病管理模式,将慢病和全科门诊进行整合,使辖区慢性病人依从性明显提高。”中心主任商芳介绍,在优化服务方面,中心还制作了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协议和家庭医生名片,建立家庭医生团队微信群,公布家庭医生的微信,广泛宣传家医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方便了辖区居民一对一的健康咨询。
  此外,中心还开通了特殊疾病门诊、重点人群纳入规范化管理、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启用儿童预防接种电子告知书签名系统……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无不体现着中心“以患者为根本”的理念。
  商芳强调:“中心工作要做好,与规范到位的管理分不开,但更为关键的是家庭医生团队有着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和争先创优精神。”今年,中心将切实加强优质服务精细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员服务意识,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将日常工作的开展做牢做好做实,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卫生服务。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思佳 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