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成都武侯祠放花灯。图据武侯祠博物馆
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感受宋代中秋雅集雅致盛景,在红墙绿瓦间聆听古人“对月抚琴”的风雅,在以三国文化为核心的视觉盛宴中收获沉浸式互动体验……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的热门选择。某旅游服务类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四川境内的文博场馆热度居高不下,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展览陈列,以及趣味性浓、互动性强的多彩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
在浣花溪畔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中,一场“中秋听琴——草堂古琴雅集”之约,让中外游客都沉浸在充满东方韵味的场景里。中秋当日,金桂飘香漫过庭院,指尖拨弦声淌入耳畔,观众静坐其间,感受古人“对月抚琴”的雅致。
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观众“穿越”至一千年前的中秋佳节。依托馆内正在举办的“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特展,现场特别复原了宋代中秋雅集的雅致盛景。现场游客通过簪花、净手、品茗、焚香、听琴、诵诗、制香等环节,在一器一物、一茶一香中感受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学。
在以三国文化为核心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中,“祈愿三国·心灯映祠”活动现场不时发出惊喜的欢呼;月饼制作台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制作着传统月饼;更有身着汉服的孩童齐行汉礼,稚嫩的动作中透着对传统文化的真诚礼敬。
成都博物馆则在中秋节当天请来了87版《红楼梦》造型设计师、中国化妆艺术家杨树云亲传弟子,现场拆解中国历代女性妆束的秘密。
放眼整个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四川境内的博物馆“花活”不断,展品上新、延时服务、科技助力,一次次“刷新”观众的体验感和期待值。
四川博物院在国庆中秋假期前携手绵阳市博物馆、资阳市博物馆,新增两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珍品展出。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到汉代的青铜器、漆木器,魏晋风雅的青瓷……观众在与这些文物的对话中,感受穿越时空的历史脉动。同时,四川博物院在“伟大胜利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中,特别推出“川魂守护者”沉浸式活动,参与者化身抗战历史研究员,在展厅中闯关、解密码、集密档,重温峥嵘岁月。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国庆中秋假期该馆门票多日售罄,多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8天累计接待观众82.4422万人次、单日接待观众最高达14.3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2.66%和14.91%。
四川博物院工作人员表示,国庆中秋假期参观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9.5%。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透露,累计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2%。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表示,假期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2.5万余人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