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四川-
A7四川
  • ·“继光之路”2025中江半程马拉松十月开跑
  • ·健康列车运行十载 见证医疗温暖传递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健康列车运行十载 见证医疗温暖传递

曾红莲(右)在吉约沙果(中)家回访。

  9月23日起,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省卫生健康委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联合开行的“熊猫健康列车”(下称“健康列车”),开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尼波镇,为当地群众开展为期3天的义诊、医疗巡诊、健康宣教服务,同时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带教培训。
  这是自2015年健康列车开行以来,第8次驶入大凉山、第6次抵达尼波镇。十年间,健康列车始终致力于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至山区,足迹已覆盖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总服务量超30万人次。在这一过程中,以吉约沙果为代表的众多患者切实享受到医疗服务带来的益处,也有医生全程见证了健康列车十年来的温暖传递,深切感受到健康列车为边远地区群众的健康带来的改变。

健康列车6进尼波镇 为群众义诊体检

  9月23日,活动第一天,尼波镇下起了大雨,气温骤降,但村民们却早早在健康列车前排起长队,等候体检。
  此次开行的健康列车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抽调人员组成了45人专家团队,涵盖了骨科、眼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妇科、全科、中医康复科等科室,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体检、义诊、科普宣教等健康服务,并在附近村落及铁路站区开展医疗巡诊、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帮教培训。
  列车被打造成“流动的三甲医院”,搭载了各种大型检查设备,为前来体检的村民提供CT、彩超、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幽门螺旋杆菌等医疗检验检查服务。
  “我已经连续两年来了,今天我和儿子、儿媳,还有两个孙子过来,明天家里还有其他人来。”56岁的阿西说体说。

患者从“卧床绝望”到“盼乘飞机”


  23日一早,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曾红莲就赶着去见一位“老朋友”——吉约沙果。多年前,他因中风导致瘫痪,健康列车到来之前,他已经瘫痪在床多年,不仅自己陷入“看不到明天”的绝望,也让家人背负了沉重的照护负担。
  转机发生在健康列车到来之后。2021年,健康列车第一次开到尼波镇,以曾红莲为代表的医护人员为他带来了希望。“得这个病的人很多,也有很多人都好起来了,要有信心!”曾红莲不仅在初次见面时帮吉约沙果重建了治病的信心,4年时间里通过微信持续关注他的康复情况,提醒他按时吃药、坚持锻炼,还联合尼波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起“监督”他康复。
  从卧床不起,到能坐起来,再到能站起来、能自己走路……如今,吉约沙果每天的生活规律而充实,身体的好转不仅让他更健康,也重拾了生活的底气。
  “以前想都不敢想能出去,现在就盼着身体再好点。”吉约沙果说,若身体能进一步好转,希望能搭乘飞机前往成都,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儿子。

健康列车穿梭十年 群众健康意识提高


  “巡诊千里铁道,守护百姓健康”,这句写在健康列车上的宗旨,也是曾红莲十年来最深刻的坚守。自2015年健康列车开行至今,她全程参与。
  健康列车的初心,源于对西南铁路沿线医疗困境的关切。“当时9000多公里铁路沿线的职工,很多在边远小镇,健康体检、职业病体检都做不了,甚至血压180、空腹血糖16了都不治疗。”曾红莲回忆,最初联合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列车,是为了把医疗服务送到铁路职工和家属身边。而随着列车开行,团队发现边远地区百姓同样面临“看病难”。这让健康列车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健康助力者”。
  谈及十年感受,曾红莲感慨不已:“最大的收获是边远地区群众能享受到中心城市的医疗资源,健康意识也提高了,健康列车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铁路企业的责任。”这列穿梭十年的健康列车,不仅送去了医疗服务,更送去了健康希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周家夷尼波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