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当前,我国外卖骑手人数已超1000万。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四季无休、三餐不定”是广大骑手的日常。
一段时间以来,中央社会工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持续推进友好场景建设,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上提供便利和服务,帮助解决进门、停车、用餐、技能提升等问题。这些举措在各地推进情况如何?能否满足骑手实际需求?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暑期以来,重庆迎来多轮高温天气。记者走进重庆(沙坪坝)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的驿站,多名外卖骑手正在休息纳凉。
“我从午高峰一直跑到下午3点,回来休息一下,待会儿又要上线接单了。”外卖骑手小吴说,附近还有多个骑手驿站,具备休息、饮水、给饭菜加热等功能,相当于一个“能量补给站”。
今年1月,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发文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将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列为重点任务。6月,中央社会工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举行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积极探索数智赋能,因地制宜完善不同场景服务网络。
规划专属停车区、设置道路交通指引、完善楼层信息等,着力解决找路难、停车难等问题;设置专用外卖取餐柜,解决难进入、等待久等问题;在人行天桥增设坡道,重要交通要道增设电动车道……全国多地因地制宜制定措施,让骑手送餐更安全、更舒心。
不久前,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24小时暖“新”蜂巢墙上多出一个“希望每个月能提供一次免费理发”的便利贴。没过几天,暖“新”蜂巢便张贴了爱心理发的具体时间。
“小哥刹这一脚、停这一次,我们要倾听他们的内心呼唤。”广安门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李欣说,聚焦小哥高频需求,街道还开设公益法律援助窗口、恋爱指导小课堂、技能提升服务点等特色项目,构筑新就业群体的“暖心港湾”与“服务绿洲”。
“推进友好场景建设,要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新就业群体切实有感。”中央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说。
福建厦门制定灵活就业人员专属职业伤害意外保险“益鹭保”;北京顺义区后沙峪镇董各庄村向新就业群体提供公寓、“小哥食堂”以及免费健身房、图书室等;深圳定向配租保障性住房,提供暑期免费住房……针对“保障弱”“看病难”“住房贵”等急难愁盼,各地织密关爱“暖心网”,切实提高新就业群体获得感。
推进友好场景建设,需要在解决新就业群体“融入难”“发展难”等问题上持续发力,让骑手有更多归属感、认同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孟泉表示,引导骑手尊重不同小区的管理规定,建立空间秩序共识和多方协商机制,维护好业主、物业服务企业、骑手等各方合法权益,真正实现“骑手友好”。
对此,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联合相关平台发布倡议书,畅通配送服务“最后一百米”。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23家全国性物业服务企业,在150多个城市与平台企业就“骑手友好社区”通行解决方案达成合作,月度覆盖骑手超过73.2万人。
推进友好场景建设,还需拓宽骑手职业发展通道。多地建立学历、技能培训提升基地,帮助新就业群体拓宽职业发展通道。
“友好场景建设涉及多部门各领域,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街道发挥属地作用,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协同配合更好满足新就业群体需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