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6 画说热点 61-
A16 画说热点 61 下载PDF 上一版 |
A16画说热点 61
  • ·“肥”和“胖”,有啥不一样?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肥”和“胖”,有啥不一样?

  前不久,“国家喊你减肥”话题出圈,引起了大众关注。说起“肥胖”,大家肯定觉得“肥”和“胖”是一个意思,其实追溯一下两个字的起源,就会发现它们以前还真不是一回事。

  “肥”字左边是个“月”,难道和月亮有关?非也,其实它是“肉”。肉”字的篆文和“月”字的篆文是“双胞胎”,在后来字形流变过程中,作为偏旁,都写成“月”了。

  “肥”的右半边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有分歧了。有人说它像跪坐的人,和左边的“肉”结合起来,表示人身上肉多。古人跪坐倒不是进行特殊的仪式,而是古人本来就经常跪坐。

  古代文字学家、文学家徐铉则认为,“肥”的右半边是“卪”,读作jié,表示节制,和“肉”组合起来,表示人身上的肉不能太多,得节制。看来古时候的人已经有减肥的理念了。

  “肥”后来也指动物身上脂肪多,比如“肥
  猪”“肥羊”。再后来又引申为土地质量好,比如“肥沃”。转化为名词,“肥”又指能增加田地养
  分的东西,比如“农家肥”“化肥”等。

  而“胖”的小篆左边也是“肉”,后来写成了“月”。右边是“半”,上面像个“八”,表示左右分
  开。“半”的下面其实是个“牛”。在古代,人们把
  牛从中间分成两半,用来祭祀。

  半个牛挺大块,所以“胖”有了宽大、安泰舒适的意思,读pán。《礼记·大学》里有:“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里“心广体胖”是指心胸宽广的人身体也会安泰舒适。

  “胖”是用来祭祀的半体牛,人们祭祀会挑选肥美的牛,“胖”由此引申为肥、脂肪多,此时读pànɡ。现在我们口语里用“胖”的时候更多,而在成语里还是“肥”字多。

  在大部分古人看来,吃饱饭不容易,肥胖也就不是大问题,“瘦”才是病态。但现代社会,肥胖的危害日益严峻,因此体重管理必须提上日程。人们应管住嘴、迈开腿,向着健康迈进。

  

◎文/科普时报 漫画/杨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