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0 四川-
A10四川
  • ·“唐宋八大家”今齐聚东坡“生日会”
  • ·阿来:以诗记行构建千年文化记忆
  • ·知冷暖
  • ·同呼吸
  • ·体彩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当大诗人岑参来到成都

阿来:以诗记行构建千年文化记忆

1月27日,阿来继续解读“岑参蜀中诗”。

  公元766年,杜鸿渐受唐代宗之旨,以使相出镇西川,平定兵乱。在壮阔西域放歌的岑参,随杜鸿渐入蜀。岑参一行人从长安经褒斜道、金牛道,历经半年时间,抵达成都。
  1月27日下午,阿来“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讲座之“岑参成都诗”,在阿来书房迎来第三讲。从第一讲的“入蜀前,在边塞”到第二讲的“蜀道专场”,用阿来的话来说,“第一讲是讲那个在西域放歌的岑参,第二讲是讲岑参的蜀道诗,都是引子。这一讲才是真正开始讲岑参的成都诗。”
  被任命为嘉州刺史的岑参,在前往嘉州之前,先在杜鸿渐的幕府里做参谋,等成都兵乱平定之后再去上任。他在成都停留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工作之余,像岑参这样有文人本性的官员,自然不会放弃游览成都这座古城的机会。他探访一些风景名胜、文化古迹,写诗表达情志,就像杜甫当年在成都一样。在此阶段,岑参写了大概十几首与成都相关的诗。而这些,正是阿来讲“岑参成都诗”的重点讲解对象。
  在本场讲座中,阿来逐一分析《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先主武侯庙》《文公讲堂》《司马相如琴台》《杨雄草玄堂》五首岑参诗作精品。
  “很多年之后,我们通过读岑参的诗,又看到他的情感、感受、体验在诗歌中重新复活。岑参的成都诗,跟杜甫的成都诗,一起共同参与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城市性格。”阿来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阿来书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