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漆黑的山道,孤零零的一对车灯,耳边不断传来的水流声,还有淡淡的河水味,道路两边都像深渊一样,看不清也摸不着,只能跟着感觉小心翼翼地前进。
孤独地行驶在荒山野岭中,胆战心惊之余,“寻路蜀道”采访团的成员们都有些后悔起这个决定……
时间回到稍早前,在结束秦岭深处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采访后,我们借着夕阳下山,回到县城中,开始合计下一段行程安排。
是走?是留?在原地整装休息,意味着采访拍摄行程将被延长。而继续奔赴下一个地点,我们将在漆黑的长夜中与完全陌生的盘山路段交锋。
最终,考虑到采访安排,我们选择了后者。
导航显示,只要顺着国道一直往前开,在秦岭山脉间不停穿梭,便能越过山丘直达平原,抵达我们的目的地:子午道西乡段。
一路上,道路两旁的风景不断变化。从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到低矮丘陵、开阔平原,再到黑黢黢一片乡间小路……等等?黑黢黢一片?路灯呢!
此时,开车的小伙伴也开始怀疑,“导航把我们导哪里去了?”
开着的近光灯向我们展示,前面的路凹凸不平、狭窄逼人,还堆放着大量的沙土。很显然,这是一条正在维修的道路,留给我们车身的位置不多了。
左边是汉江,右边还是未知数,两边都没有防护栏,颠簸的路况让我不得不拉紧扶手。
在我们龟速前进时,对面驶来一辆车,在灯光几次消失又出现后,我们成功会车。驾车的小伙伴摇下车窗向对方询问:“大哥,这条路是到西乡县的吗?”
我听得仔细,生怕对方说出“不是”两个字。还好,答案是肯定的,我悄悄舒了口气。
许久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两旁村庄散落的灯光。这光芒虽微弱,但我们却很兴奋。
“走出来了!”驾车的小伙伴再次意气风发。
第二天,当我们与当地专家陈明顺会面,对方得知我们被导航误带入西乡到洋县的县道时,十分惊讶,“那条路在修啊,你们咋走的?”
我们三人只能相视苦笑。
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出兵北伐时,蜀汉名将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由他先率领五千精兵走子午道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再与诸葛亮率领的走陈仓道的大军会师,逐次攻下整个关中。最终,诸葛亮以艰险难走为由拒绝。
千年后的我们,前往子午道的路上几经波折。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不愧是子午道,连寻它的路途都如此艰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