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实现生态法治修复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融
中山杉司法保护示范林认养牌。
重庆市万州区法院供图
三峡库区消落带上茂盛的“司法林”。李茂佳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苏定伟李茂佳
罗惟巍
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的长江边上,有一片别样森林: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林外长江壮阔,一江清水向东流。林中满眼清凉,绿意盎然。盛夏8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万州采访时,特意探访了这片森林。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从开始栽种到今天,已经历7年时间,栽种、管护费大部分来自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人自愿缴纳的生态修复费,目前已陆续种植成活3万余株中山杉,建成森林面积250余亩。
这片森林是万州区人民法院延伸环境保护司法职能的产物。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生态修复到乡村振兴,万州区法院走出了一条司法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
华夏大地春光好,晓风拂柳白鹭淘。丽水绿杉江中生,美景三峡司法保。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永辉超市党办主任华晓丽在万州长江边认养一棵中山杉后,万州区法院在送给她《认养证》时,特别赠送的一首诗,令她非常意外和感动。
华晓丽结缘长江边的司法保护示范林,还要追溯到2018年6月。当她与16名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万州区法院环境司法工作,实地察看长江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时,被这种创新模式深深吸引和打动,当场就认养了一棵中山杉。
后来,万州区法院每年都会通过登门拜访、微信、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华晓丽介绍这棵中山杉的长势以及环境司法工作情况。在华晓丽心目中,万州区法院的创新举措为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不断栽种中山杉,持久造林,逐渐抚平消落带“伤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看到华晓丽认养的这棵中山杉编号为“铺垭村A区660”,位于林子中间,现已十多米高,高大伟岸。
2011年12月,万州区法院在重庆市率先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这也是三峡库区唯一的环境资源审判庭,集中管辖渝东北三区六县环境资源案件,王翔法官自此成为重庆首位环保法官。
王翔介绍,他们将示范林划分为10个认养区,根据中山杉长势情况及地理位置等因素,首选五土村和铺垭村两大区域进行认养,后续逐步扩展到其他八个认养区。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自愿交纳认养费的方式认养中山杉。
2021年以来,万州区法院不断拓展示范林功能,在示范林内打造“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共青林”“法官林”,号召社会各界人士认养中山杉,鼓励共同参与保护长江库区生态环境。
有一个环境资源案件让王翔法官记忆犹新。他清楚地记得,该案收到的7万元生态修复费,成了示范林的首笔启动资金。
2015年9月,重庆市梁平县某石材公司在对梁平县回龙镇兴农村“桃花寺”“新寨子”拓宽道路、取石填方时,造成林地农田大量毁坏。被告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系自首又积极认罪,自愿缴纳7万元的生态修复费,悔罪态度好,万州区法院依法对其宣告缓刑。
为了将这笔生态修复费用在刀刃上,万州区法院选择建设司法保护示范林进行异地集中修复,发挥规模效应实现生态环境修复的增量。此前,王翔已从万州区林科所获悉,耐水湿、耐盐碱的中山杉已在万州长江边试种成功。
2016年10月,用7万元生态修复费购买的中山杉在大周镇长江沿岸生根。7年来,已陆续种植成活3万余株中山杉,建成森林面积250余亩。林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逐年丰富,形成蔚然可观的“水中森林”。
2020年11月,万州区法院与区林业局、大周镇政府联合出台《关于共建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的意见》,共同探索实践生态环境修复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
据了解,示范林的栽种、管护费大部分来自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人自愿缴纳的生态修复费。此外,法院还引导、鼓励违法行为人定期到示范林进行义务劳动。万州区法院委托大周镇政府聘请专人定期进行枝叶修剪、培土施肥等日常护理。大周镇法庭干警会不定期巡护示范林。
3万余株中山杉成了生态环保法治教育“活教材”,以司法保护示范林、环境司法教育馆、滨江生态法庭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司法实践基地,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法治打卡地”,发挥了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功能。司法保护示范林与周边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融为一体,大周镇五土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周镇铺垭村从贫困村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生态法治修复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融。
王翔介绍,2022年,万州区法院将大周人民法庭与“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教育馆一体化建设,融环境司法理念于一景一物,展陈各类动植物标本、矿物样本180余件。“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被确定为“第二批重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这是重庆法院首个被命名的基地,也是“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据介绍,司法示范林的工作经验得到了万州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近两年拨款上千万元专项资金,推广种植中山杉治理库区消落带。以环境司法实践基地为依托,万州区法院将继续探索恢复性司法+社会化综合治理,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贡献司法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