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宽窄巷-
A12宽窄巷
  • ·入川时唯携“一琴一鹤”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北宋治蜀兴川名臣赵抃:

入川时唯携“一琴一鹤”

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中的赵抃形象。

位于浙江省常山县三衢石林风景区的赵抃塑像。

  

□浅夏

  专记北宋诗坛掌故的《石林诗话》记载:“赵清献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蓄雷氏琴一张,鹤与白龟各一,所向与之俱。”这里的赵清献公正是北宋名臣赵抃。寥寥数笔,琴鹤相随,赵抃耿介清高、卓尔不群的形象呼之欲出。赵抃入蜀,经过湔江留下一句“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的誓言,此后这段湔江被命名为“清白江”,成都市青白江区又因清白江而得名。这是赵抃最为蜀人熟知的故事。


与“包青天”齐名被称“赵铁面”

  在《宋史》中,赵抃与包拯同传,是中国清官的典型代表。中国戏剧中的“包公”形象,据考证是以他们两位为原型塑造的。
  二人曾同在御史台任职,赵抃为殿中御史,管宫禁之狱;包拯任御史丞,分巡朝外四方之狱,即地方官员违法乱纪的案件。因两人工作中都不避权贵,赵抃因“铁面”得称为“赵铁面”,包拯因“黑脸”被誉为“包青天”。但世人多知包拯而不知赵抃。
  赵抃一生从景祐元年(1034年)27岁开始仕宦生涯,到元丰二年(1079年) 退休,除去中间为母亲守丧3年,总共为官43年。当过两任通判,三任转运使,三任知县,八任知府、知州,最高至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其中在京师为官约6年,其余30多年都是在地方任职。因此他大多的功绩都突显在地方上,但其英明神武的“铁面御史”形象,还是在他进京担任殿中侍御史后确立的。
  至和元年(1054年),也就是赵抃初任殿中侍御史那一年,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死后被追册为“温成皇后”,并命参知政事(副宰相)刘沆为园陵监护使。不久,刘沆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仁宗为了显示对爱妃的优宠,仍命刘沆领监护使。这种做法不符合北宋礼法,耿直的赵抃直言上疏奏论,要求仁宗“守祖宗之规范”改差别人,由此与刘沆结怨。
  同年十二月,因宰相陈执中纵容嬖妾张氏捶挞女奴致死,赵抃愤然弹击陈执中,并对保持缄默的谏官张择行和持反对意见的谏官范镇一并弹劾,从而引发台官们与范镇之间一场长达一年多的争论。直到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卒罢执中为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才算终止。
  赵抃还纠劾过三司使王拱辰、枢密使王德用、枢密副使陈升之、翰林学士李淑等朝中重臣。
  当年王拱辰报聘契丹(相当于到契丹去做外交使者),不但私自参加契丹宴饯,接受非分优礼,还参与契丹内部的王位继承之争。仁宗得知此事后,只处罚了随行宋选等人,却未处罚王拱辰。赵抃随即上疏弹劾,最终“诏拱辰罚金二十斤,放”。但仁宗在王拱辰受处罚不久后,就欲授其宣徽北院使,使判并州。赵抃立刻上疏论列,据理力争,终使朝廷追回成命,王拱辰改任他职。
  赵抃的这些行为,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宋史载:“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治蜀十余年“蜀人欢服”

  在赵抃的一生中,四川算得上是他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曾四次入蜀、五任蜀职(累计治蜀十余年),其中三次在成都,“以宽治蜀,蜀人安之”是其治蜀的最大特点,也使他成为历史上治蜀兴川的名臣。
  赵抃第一次入蜀,是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冬,朝廷派他到蜀州江原县(现四川省崇州市)当县令。这是他第一次入蜀,是年他已42岁。
  履新上任的赵大人,常微服出访,体察民间疾苦。
  在得一方安定后,他又主持兴建了杜工部祠(因杜甫曾在江原住过一段时间),《方舆胜览》载:“杜工部祠在江原县,邑宰赵抃建。昔杜甫依高适,寓于此,颇多题咏,故为立祠。”雍正《四川通志》称:“杜工部祠有二,一在府城西,浣花溪上,宋吕大防建;一在崇庆州东,南宋赵抃建。”赵抃本人也有《题杜子美书室》诗曰:“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说明了他建工部祠是为了变风俗,“镇浇淫”,为江原营造良好的民风环境。
  移风易俗还要靠教育。为勉励江原学子苦学成才,他除亲自授课外,还写了一首《劝学示江原诸生》的七律。他认为士子读书求学,不应仅仅为自己博取功名利禄,更重要的是要“身行仁义”,改变“浅俗颓风”。
  赵抃在江原共任职3年,皇祐四年(1052年)改任泗州(现河南省唐河县)通判,离开四川。虽仅任职三年,却得当地百姓千百年的颂扬与尊敬。至明朝时,当地人为他和曾任蜀州通判的陆游共建“赵陆公祠”一座,大门高悬“琴鹤梅花”匾额。
  赵抃第二次入蜀,是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就任梓州路(治所在今四川绵阳三台)转运使,嘉祐四年(1059年),又移任益州路(即成都府路)转运使。
  宋朝官员入蜀,当时可算是一件肥差,大部分调任到蜀中的官员都为蜀中风俗所染,对舒适安逸的生活极为享受。但赵抃却“以身帅之”大改蜀地奢靡之风。上任后,他大力提倡廉洁,反对奢靡,身体力行拒绝一切宴饮娱乐之事。
  与此同时,他深入“穷城小邑”走访。沈括《梦溪笔谈》称:赵抃“为成都转运使,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有一次,赵抃过青城山,遇雪投宿旅舍,遇店家轻慢,他也只是颓然鼓琴,并无官家傲气。
  在赵抃详细调研过后,基本了解到四川地区有“内臣入蜀”“送遗节酒”“鼓铸大钱”三大害。经过赵抃雷厉风行的治理,官员们的行为大大收敛,老百姓盛赞赵抃治蜀有方。嘉祐五年(1060年),朝廷再次召他回京任右司谏。
  入川时,赵抃只带了一个随从,牵着一匹马,行囊中有一架琴,一只白鹤。两年多后,赵抃奉调回京,依旧两袖清风,行具简朴,带着来时的一琴一鹤。苏轼称颂“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传家”。因此现代常以“一琴一鹤”形容为官清廉。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赵抃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出任成都府知府。这是赵抃第三次入蜀,凸显了他政治谋略的另外一面“宽治”。当时,成都民间每年都会出现一种聚众迷信活动, 一些游手好闲之人以祭鬼神为名,聚集在街坊巷里歌舞戏耍,敛求钱物,动辄达到二三百人,一闹就是三四天。对于这种流俗,赵抃在做益州路转运使时,就重罚处理过。当赵抃又一次来成都,“蜀人大恐”,以为会重罚治罪。但政治阅历日渐丰富的赵抃这次却相当温和,在深入调查后,他了解到这种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大多数参与者也并非一定是为敛财,于是只处罚了为首的人,余者释放并未问罪。因这件事,更加让“蜀人欢服”,老百姓对他更加喜欢了。
  神宗即位,召还赵忭知谏院,很快迁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熙宁三年(1070年),赵忭又出知杭州,不久徙青州。熙宁五年(1072年),赵忭第四次到蜀地再知成都府。
  当时四川出现不安定因素,守边兵卒中接连发生意图谋反的行为,宋神宗想派一个得力的官员去四川把控局面。因此前治蜀的卓著政绩,65岁的赵抃再次成为最佳人选。神宗召见赵抃:“卿能为朕行乎?”赵抃回答:“陛下宣言即敕命也,顾岂有例?”
  在处理成都戍卒问题上,他拿自身情况开导戍卒头目,“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畏戢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你看,我跟你年纪差不多,我只身入蜀,为皇帝安抚一方。你也该戒惕敬慎以治理部下,等到退役,积攒些财产,还可为家人谋些利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蜀郡晏然”,成功解除了谋变危机。
  后来,茂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县等地)蕃部首领在边境抢掠后,害怕官府讨伐,就绑了一个奴隶,想杀死后取血为盟。赵抃让他们改用牲口,放了奴隶,大家都欣然听令。事实证明,神宗这次任用赵抃是个正确决策。史载“蜀人既闻公来,男呼于道,女欢于灶”。他也不负君托众望, 蜀地在他的治下“晏然已为乐国矣”。


多次入蜀常与苏轼书信往来

  赵抃多次入蜀,留下了有关四川的大量诗篇,涉及山水、草木、花果、风俗、名胜、古迹、政事诸多方面,这些诗对于研究古代四川风土民情、自然人事,都有一定价值。
  诗文唱和中,还能找到他在蜀中交往的各类朋友。如其《赠玉局李垂应太师》一诗,讲的是他与成都玉局观道长李垂应的交往记录。更著名还有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世人皆知提携他们的为欧阳修、韩琦,其实背后赵抃也曾极力推荐。赵抃还常与苏轼书信往来,后来苏轼还为赵抃专门写下“赵清献公神道碑文”,并在《苏轼文集》中记载。
  熙宁七年(1074年),赵抃主持编纂了记录成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情况的百科全书式地方志《成都古今集记》三十卷。令人遗憾的是,《成都古今集记》现已不存。此书在明朝成化年间修《四川成都志》时,还流行于世,大约是在明末清初散佚,殊为可惜。
  

文图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