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2 要闻-
A12要闻
  • ·凉山从教28年 他找到留下的意义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普格县花山乡中心校副校长 陈顺前

凉山从教28年 他找到留下的意义

花山乡中心校的学生。

普格县特补乡甲甲沟村新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陈顺前

  普格县花山乡中心校副校长陈顺前,将自己的半辈子都奉献给了凉山的教育事业,如今,女儿也走上了这条路。对于女儿的选择,陈顺前既心疼,又欣慰。在凉山干了28年教育的他,知道当地需要年轻人来继续为教育事业加把柴。
  据普格县教育局介绍,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共投入超过10亿元,着力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累计改扩建校舍项目368个39.6万平方米,运动场7.5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教学仪器配齐率达100%。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现“应读尽读”。

最怕一觉醒来,学生跑完了

  “一个学期后,12个学生只剩下了3个,其余全退学了。”为了这9个辍学的孩子,他花了20多天上门去游说,但最终无功而返。
  1994年,19岁的陈顺前从会理师范学校毕业,在“从哪来,回哪去”的大原则下,他回到了家乡普格。
  刚回到普格的他,被作为“优秀人才”分配到了当时的洛乌沟乡中心校,这是一所建在山顶上的学校,从山脚到山顶,要走近两个小时,全是山路。“一个小学,大概只有70到80个学生,全是男生。”
  陈顺前被安排到了毕业班,全班12个学生,最大的18岁。当时的他很难理解,18岁了竟然还在读小学6年级,“我当时19岁,这个学生只比我小半岁。”
  和学生的交流,是痛苦的。
  “12个人,起码有7个汉语不熟练,我也不会彝语,日常交流全靠肢体语言和蒙。”陈顺前花了整整一个学期,才让学生们习惯了用汉语交流。
  然而,还没享受到所谓的“成就感”,这个毕业班就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个学期后,12个学生只剩下了3个,其余全退学了。”
  陈顺前说,为了这9个辍学的孩子,他花了20多天上门去游说,但最终无功而返,“他们认为,读书没什么用。”
  面对剩下的3名学生,陈顺前用尽浑身解数将他们留了下来,“基本每周都要家访,每天要给他们做心理建设。”陈顺前说,他当时最怕的,就是一觉醒来,学生跑完了。
  最终,在他不懈努力下,这3名学生顺利毕业。其中一个,后来还成了陈顺前的同事,“重逢那天,他请我喝了顿酒,说幸好有我。”
  陈顺前第一次产生离开的想法,是在25岁的时候,当时他已经来到了雨水乡中心校。想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倦了。
  在这里,陈顺前做得最多的事,是去学生家里“抓人”,“每周一到校,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学生家里把学生给‘抓回来’。”只要老师不去找,一个班的学生有一大半都不会返校,“不来学校的原因,可能是家里杀了鸡,没吃完。”许多在陈顺前看来荒唐到有些可笑的理由,在学生家长眼里却再正常不过,“在他们当初的认知里,上学,大概是最不重要的事。”
  长期的“抓人式教育”让陈顺前疲惫无比。然而,当他把离开的想法告诉父母,却遭到强烈反对,“在他们那一辈人的思想里,当老师是很好的工作,他们觉得我不识好歹。”和父母的僵持没有持续多久,孝顺的陈顺前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为了说服自己,他甚至在宿舍的桌子上,刻下了“留下来”几个字,然后继续去“抓学生”。

28年,他觉得留下来值得

  陈顺前说,28年来自己目睹了凉山教育的一切变化,也感受到了凉山家长对“读书”态度的改变。
  吉比莫日扎今年11岁,就读于花山乡中心校五年级,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目前外公、外婆照顾着她的生活。
  她的外公陈阿瓦是地道的彝族人,这个名字,是当初一个“汉族老大哥”给他起的,他很喜欢。为了让孙辈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已经62岁的陈阿瓦卖掉了家里的30多头牛、40多只羊以及鸡、鹅、猪,来到了20多公里外的花山乡,花了30多万元在学校附近建了自己的房子,“都是贱卖,当时卖牛只卖3000多4000块一头,现在起码是3万元一头。”
  陈阿瓦一家搬家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孩子能够上学近一些,“以前的家在半山腰,离这里很远,走路的话起码两个小时,车也不常有。”
  和陈阿瓦抱着同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想法不一样了,以前让孩子上学,需要老师主动去家里‘抓’,现在都是家长主动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陈顺前如今担任副校长的花山乡中心校总共有1307个学生,分别来自23个不同的乡,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在这里上学,都选择了在学校附近租房或者建房。
  这样的情况,让陈顺前感受到了自己当初“留下来”的意义。也正是因为有陈顺前这样的人存在,大凉山地区的教育,正在逐渐变好。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沈轶刁明康李佳雨凉山普格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