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深读-
A13深读
  • ·《秋园》从家庭的变迁中钩沉历史
  • ·不管多么忙我都会争分夺秒看书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退休后在厨房里写妈妈

《秋园》从家庭的变迁中钩沉历史

妈妈秋园。
  (杨本芬供图)

  杨本芬(右)与妈妈秋园,摄于1970年代。 (杨本芬供图)

《秋园》

  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作为普通人的她,在大时代的风雨中努力驾驶个人的小舟。绝望过,也幸福过。2003年,89岁的秋园去世了。在她的遗物中,有件棉袄的口袋里装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一九六零年,从湖南到湖北。一九八零年,从湖北回湖南。一生尝尽酸甜苦辣……”
  秋园有一个女儿叫杨本芬,虽不是作家但热爱阅读和写作。2020年6月,80岁的杨本芬出版了自己平生第一本书《秋园》,讲述妈妈秋园充满苦难但不失坚韧美好的一生。
  2021 年3月8日,杨本芬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透露,她还在写作,即将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出版。

素人写作受赞誉 再现一个世纪的人性“活化石”

  《秋园》得到很多读者的热烈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9。有读者评价说:“一口气读完了。轻轻的一本,沉沉的一生。”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则评价《秋园》,“把一部中国社会史高度浓缩而真实地从一个家庭的变迁中钩沉出来,再现了一个世纪的人性‘活化石’”。据出版方透露,《秋园》如今已经销售超过20000册,这对于一本作者不是名人名家,题材也不是惊天动地的纯文学作品,是非常难得的。2021年3月8日,杨本芬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透露,她还在写作,即将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出版。
  秋园是洛阳城一家药房老板的小女儿。她小时候经历过可怕的裹脚,在洋学堂读了两年书后,裹了一半的脚又被放开。那双“解放脚”便跟了秋园一辈子。成年后,秋园嫁给南京军官仁受。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大小官员携亲眷陆续往重庆撤退,仁受带着秋园也在其中。轮船中途停靠在汉口码头,仁受决定带妻儿下船,回湖南湘阴老家,看望将他辛苦带大的瞎眼老父亲。为了照顾父亲,仁受没有回去履职。就这样,秋园与丈夫在湖南老家定居务农。秋园46岁那年,仁受去世。为了养活几个儿女,秋园白天在民办学校当老师,晚上做些纳鞋底、绣枕头的活计补贴家用。日子最难熬的时候,她带着孩子流落到湖北汉川求生,小儿子却意外落水溺亡。为生存所需,秋园在湖北有了第二段婚姻。第二任丈夫离世后,66岁的秋园又回到了湖南。虽然咬牙辗转挣扎,但她尽力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60多岁开始写妈妈 文章在网上挂了十几年

  秋园去世后,杨本芬想到,“我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她开始用笔在纸上写自己母亲的故事。当时60多岁的她,在四平方米大小的厨房里,支起了一高一矮两张木凳,抓住家务中点滴的间隙,伏身开始了写作。
  杨本芬种过田,切过草药,当过会计和县城运输公司的加油员,却从未做过任何和文字相关的工作,也没有受过任何专业写作训练。但是写起自己的母亲来,她形容“不需要很费力,提笔就能写出来。”
  厨房里的写作持续了两年多,杨本芬写的稿纸足足有8斤重。这些文字被女儿章红敲进电脑,贴在天涯论坛上,“喜欢它的读者还真是多哟。他们给我留言,说我写得真实,写得有情感。”这些故事就这样在网上挂了十多年,直到2019年的一天,出版人涂涂读到了其中的一篇。他立刻意识到:它们值得被印在纸上,好让更多人看到。2020年,这部作品终于出版成书。
  作为秋园的女儿,杨本芬自己也出现在了《秋园》里。杨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17岁考入湘阴工业学校,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即下放江西农村。此后数十年为生计奔忙。为了供孩子读书,她去了某汽车运输公司当了一名夜班加油工,后从该公司退休。在出版《秋园》之前,她曾在《红豆》《滇池》等刊物上发表过短篇小说。
  2021年3月8日,封面新闻记者电话采访如今居住在江西南昌的杨本芬。虽然已经年逾八十,但她声音清朗,思维敏捷,不管是回忆往事,还是历数很多她喜欢的文学作品,谈锋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