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在蓉建设未来医学城 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
  • ·建设制造强国,建议扩大技能人才激励范围
  • ·“医生该忙看病还是该忙论文?”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全国人大代表刘忠:

建设制造强国,建议扩大技能人才激励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刘忠。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这让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刘忠备受鼓舞。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作为支撑。”此次参会,刘忠将目光聚焦技术工人,建议将技能人才激励范围扩大至市、县一级的基层技术工人。

现状
技术工人队伍人数少
缺乏激励机制

  刘忠说,在国家产业优化升级、技术不断创新推动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工人这一中坚力量。但他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技术工人队伍还存在人数少、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刘忠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包括: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偏低,社会地位低,各项待遇保障不到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不强等。“特别是一些私营小企业的工人们,可能连基本保险都没有。”
  刘忠举例说,德阳市实施的首席技师、青年工匠项目,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算是表彰项目,而是一种人才培育机制。因为它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达到目标预期,再给津贴。“而更基层一点的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则不能纳入考核。”

建议
建立基层技术工人激励机制
激发创新活力

  对此,刘忠建议市、县两级设立技能人材表彰项目,加大对基层技能劳动者的表彰奖励力度。
  在评选国家级、省级技能人才方面,刘忠建议,不再将“取得某种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作为硬性条件。他给出的理由是:“我国行业门类众多,而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上的职业范围有限。若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硬性条件,那从事其他职业的劳动者,就过不了进入表彰奖励的门槛。在设置表彰奖励时,应更多倾向于考察其业绩、社会贡献及影响。”
  刘忠通过调研发现,相对国有企业的技能人才,民营企业整体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他建议表彰奖励政策可适当放宽。比如,设置民营企业专项名额,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受表彰面。
  刘忠还建议,利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评价、指导、监督、考核体系,多增加团队、学校与企业联合、企业与企业联合的表彰项目,以建立更多优秀团队、培养更多对口人才,打破更多技术瓶颈,推动技术融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王攀王祥龙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