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8 要闻-
A8要闻
  • ·让“光棍村”变成人人向往的幸福村
  • ·脱贫攻坚完成后 继续留在大凉山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95后第一书记杨卓玛:

脱贫攻坚完成后 继续留在大凉山

杨卓玛(前)和同事在入村走访途中。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卓玛
女、藏族、95后
  凉山州美姑县瓦古乡瓦以村第一书记,合江县石龙镇顺江小学教师。2018年6月主动报名到美姑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瓦古乡帮扶,2019年3月成为瓦古乡瓦以村第一书记。

  2月25日上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凉山州美姑县瓦古乡瓦以村的第一书记杨卓玛,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26岁的杨卓玛是个藏族女孩。2018年6月,她主动报名到美姑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瓦古乡帮扶,2019年3月,成为瓦古乡瓦以村第一书记。她是美姑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

驻村 95后女孩主动请缨当第一书记

  “上山似登天,下山到溪边,两边能对话,走路大半天”。瓦古乡,在“悬崖村”山对面,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美姑县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
  2018年6月,在泸州当老师的杨卓玛主动报名,到美姑县开展综合帮扶工作。2019年3月,她主动请缨,担任瓦古乡瓦以村第一书记。
  在凉山开展驻村工作,语言不通是难点。最初,每次入户,帮扶队员都要带上一名彝语翻译。
  为了尽快融入村子,杨卓玛开始自学彝语。她把听到的词和句子都记在小本子上,标注上发音。通过反复背诵,两个月后,她就能用彝语和老乡们进行基本交流了。
  最初,村里的条件很差,停水、停电是常态,买菜还得到25公里外。面对这些问题,杨卓玛整理出了道路建设、安全饮水、电力改造等计划。经过多方协调以及政策扶持和派员单位支持,瓦以村的生产生活用水很快得到了改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有序推进,村通宽带网络和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

致富 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7500元

  如今,走进瓦以村,新居错落有致,道路通村入户,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相比几年前全是土坯房的景象,已然旧貌换新颜。
  在杨卓玛的努力下,瓦以村成立了合作社,创建了村里第一个中药材种植产业试点基地。同时,村里发展了16家家庭农场,规模最大的养殖了500只羊、上千只岩鹰鸡。此外,盘活村内闲置土地,鼓励村民流转租赁,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杨卓玛还做起了直播带货,为村里的土蜂蜜、苦荞、岩鹰鸡等农产品代言,宣传销售村里的土特产。
  2019年,瓦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7500元。

心愿 脱贫后计划继续留在村里

  如今,凉山所有贫困县已经脱贫摘帽,在完成相关工作后,综合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将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谈到下一步的计划,杨卓玛的想法是:留下来,继续在村里担任第一书记。目前她已提交了申请。
  她的计划是,如果能继续留在村里,就把产业壮大起来。现在,村里的养殖业已初见规模,16家家庭农场发展得很好。
  目前,入村6.5米宽的旅游环线即将通车,这为村子发展旅游带来了机遇。杨卓玛说,村里有一个溶洞,计划将其打造成旅游景点。另外,当地还有极具民族特色的剪羊毛节。她相信,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中,这个地处大凉山腹地的小村寨,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徐湘东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