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 少年派

成都动物园的动物“花式避暑”

华西都市报2025-07-24 02:37:42.0少年派

享用西瓜的小熊猫。于婷摄

泡澡纳凉的老虎。于婷摄

正在表演跳水的猴群。雷远东摄

喷雾为动物物理降温。雷远东摄

工作人员为动物们运送大冰块。于婷摄

  热 热 热……近日,成都高温天气持续,人们吹空 调 、吃 西瓜、“泡”泳池,纷纷拿出降温妙招,但动物园里身穿“皮草”的动物们该如何避暑呢?
  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成都动物园,看动物们夏季有哪些“ 花 式 避暑”妙招。

花式避暑:制作“夏日奇冰”


  为帮助动物们降温,成都动物园工作人员在兽舍内放置了大冰块,为动物物理降温。
  “每块冰都重达80至90斤,一天大概送110块。”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能让动物们早上“起床”后就能享受清凉,配送人员凌晨2点就要去冰库排队取冰并运回动物园饲料室。上午8点,工作人员再将冰配送至20余个馆舍,由饲养员放到各兽舍。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会提前用冰块和水果制作款式多样的“果冰”。为素食动物准备的果冰由苹果、花生、蔬菜等组成,肉食动物则会用到牛血、牛骨、鸡骨头等,每种都独具风味。
  平日威猛的老虎“收到”果冰后,也会快乐得像个孩子,观察、玩弄、舔舐这些特殊的“冰糕”。这些果冰既给动物们提供了消暑食物,也丰富了它们的取食行为。

物理降温:给兽舍增设喷雾设施


  炎炎夏日来临前,动物园的“奶爸奶妈”们就对动物兽舍进行了“改造升级”。
  “主要是增设喷雾设施、水池、遮阳网、空调、电风扇等设施,加强空气流通,降低兽舍温度,防止动物中暑。”在成都动物园熊猫馆,国宝大熊猫也吹上了凉爽的空调。“野外大熊猫一般生活在1500米至3500米高海拔区域,它们的毛有两层,分别有保温和防水作用,所以它们夏天更怕热。”
  针对喜欢在外面跑跳的动物,工作人员为它们安装了遮阳伞和喷雾系统。山魈馆等动物馆舍顶部增加了一层遮阳网,类似“太阳伞”,兼具透气、降温和防晒功能。
  鹿苑、羚牛馆、熊山等馆舍安装了喷雾系统,而各馆舍喷雾系统的开启、停止、间隔时间均有差别,饲养员会依据天气变化以及不同动物的需求实时进行调整,保持圈舍湿润凉爽。“鹿苑、羚牛馆、熊山喷雾间隔是3分钟,山魈叶猴馆喷雾间隔是40秒。”

自娱自乐:动物跳水泡澡欢乐多

  想要清凉一夏,大西瓜必不可少。针对夏季气温高,动物能量需求减少的情况,营养师对动物的饲料比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西瓜以及一些夏季应季水果,为动物们消暑。
  “动物们大概从5月到10月底每日要食用约170斤西瓜,饲养员会定时给河马、熊、灵长类动物投喂冰镇大西瓜。”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兽医指导下,“奶爸奶妈”还会为动物们准备防暑药品,天气炎热时兑水让动物饮用,这样能有效预防动物中暑。
  在成都动物园老虎、熊、大象等部分动物兽舍还有“私家泳池”,动物们可以泡澡戏水。
  河马就是最会享受水的动物之一。它们整天都泡在水中,这不仅是为了避暑,还因为河马皮肤敏感,需要水分保持湿润,防止干裂。同时,水的浮力也减轻了河马庞大身躯带来的负担,使它们能够轻松地在水中移动。
  最会玩水的当属猴山里的广西猴,烈日当空时,它们会选择阴凉处躲避太阳。等太阳不那么毒辣的时候,它们会成群来到假山上,开始跳水表演——“扑通扑通”跳入水中嬉戏打闹。
  羚牛、虎、熊等大型动物就稳重多了,它们泡在水池中,悠然自得。动物园里的大象,则站在淋浴瀑布下面,扇着大耳朵,偶尔用鼻子吸水,喷向自己的头和背部冲凉降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