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州海窝子古镇端午节民俗活动。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杨金祝)今年端午节假期,四川旅游情况如何?记者从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四川纳入统计的833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079.2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897.48万元,与2022年同期同口径比较,接待人次增长54.83%、门票收入增长120.15%。与2019年同期同口径比较,接待人次增长30.69%、门票收入增长41.69%。同时,假日期间,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接待群众108.78万人次。
其中,全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承办地四姑娘山景区和碧峰峡景区、安仁古镇等新晋5A级旅游景区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提升,景区接待人次和门票收入分别增长2-4倍,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稻城亚丁等景区分别增长1-3倍。
今年端午假期,四川各地围绕端午传统习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特色民俗风情。四川“百舟竞渡迎端午”示范展演活动在乐山市夹江县举办,达州市渠县“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登上央视,成都市举办“爱成都·迎大运”2023年黄龙溪端午龙舟大赛、“浓情端午‘粽’享安仁”等主题文化和民俗活动,眉山市“我读苏东坡——端午音乐诗会”、广安市四川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德阳市“百舸争流”端午诗词朗诵会、巴中市端午节民俗文化展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同时,多项惠民活动促进节日文旅消费。端午前后,四川各地推出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发放文旅消费券3000余万元,推出金融支持文旅消费等新举措30余项,提升经营主体活力等新举措20余项,以惠促销,全方位激发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成都市联合携程、同程、美团等5家线上平台,面向游客发放了“迎大运·游成都”文旅消费券1000万元,涵盖酒店住宿、景区门票、团队旅行、演出展览4大文旅核心业态。乐山市举办2023年川渝大学生美食文化季,累计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带动消费2400余万元。
此外,各地提前预热宣传造势,推动非遗集市、研学、露营、特色民宿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激活地摊经济、夜市经济、体验经济新消费。绵阳市举办“绵州研学记”研学品牌川渝地区推介会,乐山市、内江市推出红色教育、文博非遗、生态科考、艺术体育等研学产品,“圈粉”年轻游客群体。成都市引领“微旅游、慢生活”新潮流,亲水、消夏、露营、采摘等假日休闲旅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部分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假期入住率超过90%。各地举办的峡谷漂流、户外野餐、稻田摸鱼等体验项目游客接待持续火爆,以城市、乡村、景区为载体的多维度旅游消费格局逐步呈现。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曹菲)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出行热度延续,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统计数据,全省高速公路网车流量共计866.4万辆次,同比2019年上升27.2%,同比2022年上升18.0%。
跨省车流方面,出川总车流量共计29.7万辆次,同比2019年上升61.4%,同比2022年上升50.0%;入川总车流量共计32.6万辆次,同比2019年上升60.6%,同比2022年上升48.9%;出入川主要均为重庆方向,分别占总车流量的68.7%和69.0%。货运出川共计91.7万吨,入川共计116万吨。
整个端午假期期间,四川高速公路网总体上运行平稳,公众出行以周边近郊游为主,车流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南充等城市的周边区域,假期期间未出现明显的拥堵情况。
因端午节假期高速公路通行不免费,公众长距离出行的情况较少。四川普通公路无交通阻断发生和长时间大面积拥堵情况。
此外,道路客运量共计404.5万人次,同比2019年下降22.2%,同比2022年上升17.6%;水路客(渡)运量共计18.1万人次,同比2019年下降61.4%,同比2022年上升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