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 宽窄巷

荣县:大观桥消失 牌坊留美名

华西都市报2023-03-13 03:53:12.0宽窄巷

  □钟学惠

  自贡市荣县东佳镇越溪河畔,一个地名叫老筒车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坐东向西的功德牌坊,它就是大观桥牌坊。
  从前,老筒车两岸的东佳镇、保华镇村民因越溪河阻挡,依靠渡船通行,出行极不方便。东佳一边的虞家和保华一边的杨家是两个大家族,相传杨、虞两姓的儿子,同年考中秀才,轰动方圆几十里。村民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纷纷前往祝贺。两家人为感恩父老乡亲,共同出资建了一座大观桥。虽然这仅是一座低矮的石板桥,但在当时极大地解决了两岸村民跨河出行的问题。两岸村民感念杨、虞二姓的善举,募资建了这座功德牌坊。
  据《荣县志》记载,大观桥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坊以桥名。又因其地处老筒车,又称老筒车牌坊。牌坊正中的板坊上阴刻“大观桥”三个大字。顶上为一组花卉和一小龛,龛内阴刻“上谕颁行”四个字,周围饰二龙抢宝,彰显着大观桥的建成开通意义非凡,开通礼仪规格极高。
  牌坊有三副对联,牌眼两旁的对联上联已风化,仅首字“九”依稀可辨;下联是“万姓仰徽猷”。徽猷,美善之道。当地百姓对虞杨两家功德的溢美并未随着石刻的风化而消失。牌坊的翘角、鸱吻、抱鼓石、石狮,已不知何时被毁,斗拱上的浮雕有戏剧人物、花卉虫鱼、宝剑书卷、村落住宅,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展示着荣州历史文化风情与石刻艺术的精美。
  2007年,大观桥牌坊被确定为“自贡市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出资在紧邻大观桥的下方修建了一座三拱的石拱坝,并在东佳一侧修建了一座小水电站。水位抬高,大观桥从此隐没。2013年,当地又在石拱坝下方十米开外,投资修建了一座约8米宽的南瓜桥。从大观桥到石拱坝再到南瓜桥,越溪河两岸百姓的交通条件逐步改善。越溪河水越过拱坝,形成水瀑,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景观。伫立河畔的大观桥牌坊见证着越溪河两岸的巨大变迁。
  作为功德碑,龛内的“上谕颁行”四字值得考究。然查遍各种记载大观桥牌坊的文献,均无对这四字的背景进行说明或解读的内容。笔者这里试着解读一下:
  “颁行”的意思不难理解,即颁布通行的意思;“上谕”,即皇帝发布的命令或公告,联系起来就是皇上诏喻开通大观桥的意思。史志上并没有虞家或杨家关于诏书的记载。但在当时,诏书肯定是存在的,不然谁敢冒杀头之险写下“上谕”二字呢?也有专家认为,“颁行”是准予修建大观桥牌坊的意思,“上谕”也不一定是皇上的圣旨,可能就是内阁或省一级文书。但无论怎样,至少大观桥的修建与开通,无疑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件重大的慈善工程、民生工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