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 财经

海创药业陈元伟:创新研发要“稳”,更要“先人一步”

华西都市报2022-03-18 03:36:00.0财经

海创药业创始人陈元伟

  2013年,陈元伟在成都创立海创药业,这是一家专注于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的国际化创新药企业。此前,他在海外求学、工作十余年,在全球知名药企任高级研究科学家。2005年回国后,他又在上海两家医药企业先后担任高管,职业生涯顺利、生活安逸。
  为何要在此时选择创业?“我们这代人,多少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陈元伟说,海创药业创立至今,也曾经历“九死一生”。于他而言,创业既是源于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责任。今年2月15日,海创药业科创板IPO注册获通过,即将在资本市场开启新的征程。

持续创新探索更多可能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中国新增癌症患者457万人。面对众多待解的癌症难题,一家创新药企如何选择研发方向?
  “早期一定要稳,同时也要为未来提前布局。”陈元伟介绍,在发展初期,海创药业建立了氘代药物研发平台。“氘代技术具有提高药效、抑制毒副产物代谢、提升安全性等优势。布局氘代药物研发平台,保证公司药品研发成功的最大可能性,先确保公司顺利存活。”同时,公司从2016年即开始探索前沿的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这被认为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在今年被列入《“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海创药业的HP518是中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治疗前列腺癌的口服PROTAC药物。
  创新药行业的一大特点是研发周期长,过程中伴随着风险。对此,陈元伟认为,新药研发不能孤注一掷,要力争“多点开花”,通过在不同重大治疗领域创新探索,发掘更多成功可能,从而控制新药开发风险。

国产创新药要有全球视野

  过去,国内抗癌药物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在创新药研究领域,国内外差距巨大。如今,科创板为创新药企融资带来便利,国内药政改革落地、新药审评审批提速,这种差距正在缩小。以海创药业为例,“至少在治疗前列腺癌症这一细分领域,我们的新药研发与国际基本是同步的。”陈元伟说。
  迅猛发展的中国创新药行业也在走向国际。2019年11月,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在美上市,中国原研新药出海实现“零的突破”。
  国产创新药“出海”还面临哪些挑战?在陈元伟看来,西方国家的制度、法律法规体系、市场营销体系都与国内存在差异,国内药企要走向国际市场,需深刻了解当地法规及市场情况。
  不过,他也自信地表示,国际化的团队、全球同步开发的策略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优势。要说还有什么需要突破的,陈元伟思索片刻说:“创业和打工不一样,公司创始人始终都是站岗到最后的那一个,未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