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要闻

把监管触角深入到未成年人参与度高的互动环节中

华西都市报2022-03-18 03:35:44.0要闻

3月17日,封面新闻记者在国新办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图据国新办网站

  3月17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他表示,要查找未成年人网络乱象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把整治重点放在未成年人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些网站平台,“把监管的触角深入到未成年人参与度高的一些互动环节当中去,深挖根源,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最近我们正在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盛荣华说,《条例》针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这些重点问题,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制定这部《条例》,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合法权益,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网民关注度非常高,反映非常强烈,治理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这几年网信办的主任信箱,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意见建议,都提得非常集中。”盛荣华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怎样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二是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的治理。

进一步推动青少年模式
“能用管用、好用爱用”

  “第一,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盛荣华介绍,前段时间,围绕防沉迷这项工作,网信办指导主要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上线以后,应该说对防沉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年,在防沉迷工作中,重点要在八个字上狠下功夫,就是“能用管用、好用爱用”。“能用管用”,就是要进一步扩大青少年模式覆盖范围,把未成年人经常用的平台应用、服务类型都纳进来,做到全推广、全覆盖,能覆盖的要尽量覆盖,力争覆盖所有的平台应用和所有的应用功能。还要通过精准识别,有效引导未成年人使用青少年模式。同时,要号召家庭和社会加强监督、管理和教育,监督管理教育家里的未成年人使用这个防沉迷系统。“好用爱用”,就是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一些特点和需求,在时间限制、功能设置、内容工具上进行一些区分,使青少年模式更具有个性化、更具有吸引力,让未成年人(当然也包括家长)更加愿意使用这个模式。

治理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
努力做到严、深、细、实

  “另外,我们也针对网上向未成年人兜售网络游戏账号的问题,在去年的专项整治行动中作为互联网账号运营乱象的一个重点内容进行整治。有些通过网络向青少年兜售游戏账号,我们配合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盛荣华说。
  在谈到加强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的治理时,盛荣华表示,今年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还要抓住一些关键时间节点,比如暑假、春节,集中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的专项行动,努力做到“四个字”。
  第一个字是“严”,要聚焦软色情、网络暴力等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乱象,坚持露头就打、高压严打,坚决做到严格管控、严肃查处、严厉惩治。
  第二个字是“深”,要查找未成年人网络乱象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把整治重点放在未成年人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些网站平台,把监管的触角深入到未成年人参与度高的一些互动环节当中去,深挖根源,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第三个字是“细”,要针对不同平台、不同应用的一些特点,细化举措,分类施策。比如,针对直播、短视频平台,要重点解决好利用“网红儿童”吸引流量、不良导向引发未成年人跟风模仿的问题。针对社区群组的环节,要重点解决好未成年人社交欺凌等问题。
  第四个字是“实”,要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检查,把各项工作举措做实。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