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 少年派

漫步

华西都市报2022-03-03 02:58:26.0少年派
  

成都金牛实验中学校2022级7班 李薛巧淇

  幼时不识诗中意,只是一遍遍捧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雪景,想来是看不真切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界,也是完全不懂的。长大后,徜徉在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中,却发现处处有风景。 少时只会吟诗,却不懂“愁”字中藏的,是多少深闺泪;不懂“断”字中埋的,有多少儿女情。如今细细品来,“圆”字描画的不仅仅是明月天中挂,更是家人团聚;那“连”字,连的不仅仅是塞外与中原,而是小儿女的心。
  我坐在“照得深红作浅红”的花荫下,看海棠在摇曳的树桠上点缀春的光鲜芳华;我走在“孤村落日残霞”的人家旁,看漫山绿叶碧透,红花欲燃;原来在“墙下笋成出林”里,隐着一个小小烟火人间;原来“海上明月共潮生”中,落下的是一片片月光……扉页上看似单薄却熟悉的文字,如今已渗透进我的生活。在落花小径,随口而出的“疏影横斜水清浅”;在雄伟的瀑布前,想起“疑是银河落九天”;走过熟悉的台阶,拾级而上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夏日的树下,是“绿树阴浓夏日长”。一处处用脚丈量的地方,原来,也有诗中风华。
  也许是同样的漫步。杜甫漫步在花蹊,吟出一句“自在娇莺恰恰啼”;李白漫步于庐山中,有了“日照香炉生紫烟”;李清照漫步藕花深处,写下“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苏轼漫步赤壁旁,挥毫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漫步在诗词歌赋中,让我流连忘返,无法忘却品读后的唇齿留香,无法忘却诗词带来的心灵震撼。
  几千年文字之声,如今仍从这泛黄的扉页中喷涌而出,震荡心灵。我常想:怎样钟灵毓秀的人儿,能写出流传千年仍掷地有声的文字呢?这隽永的印迹,又是如何被诗人妙手偶得又一挥而就的呢?
  诗的海洋,那一字字,一句句,都是我双眼目光抚摩过的。我聆听着它的声音,触摸它的呼吸,那是跳动了几千年的脉搏。 于是,两个相隔千年的心灵,就这样在漫步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