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号”火箭将第29批“星链”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资料图)
“星链”卫星在太空“包围”地球示意图。(资料图)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针对美方日前否认“星链”卫星两次危及中国空间站安全一事,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相关避碰事件中,中国在轨航天员面临着现实、紧迫的安全威胁,美方推卸责任、转移视线,并非航天大国应有的负责任态度。
据报道,美方在1月28日发给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的照会中,否认了中国关于“星链”卫星两次危及中国空间站的说法,称“星链”卫星的活动没有达到既定的紧急碰撞标准的门槛,因此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需要紧急通知。美方照会还称,中方在给联合国发出照会之前,并没有联系美方有关部门并表达有关“星链”卫星带来危险的担忧。
赵立坚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向联合国通报“星链”卫星危险接近中国空间站、威胁在轨航天员安全的有关情况,是履行《外空条约》第五条规定的国际义务。“相关避碰事件中,美国‘星链’卫星均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机动策略和意图不明。中国在轨航天员面临着现实、紧迫的安全威胁。中方不得不采取预防性碰撞规避控制。”
赵立坚说,避碰事件发生后,中方主管部门多次尝试邮件联系美方,但均未收到回复。“如今,美方却以所谓‘紧急碰撞标准下限’推卸责任、转移视线,这并非一个航天大国应有的负责任态度。更何况,美方也无权单方面设定一个‘紧急碰撞标准下限’。”
赵立坚表示,《外空条约》第九条规定,各缔约国探索和利用外空应以合作和互助为原则;缔约国在外空的一切活动,都应妥善照顾其他缔约国的同等利益。
“中方已将空间站有关信息在联合国登记,并在网站发布中国空间站轨道根数。从维护中国航天员和空间站安全出发,中方愿同美方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希望美方采取切实措施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中方也希望各国共同尊重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外空国际体系,一道维护在轨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空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他说。
去年7月和10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在此期间,中国航天员正在空间站内执行任务。出于安全考虑,中国空间站采取了紧急避碰措施。
1967年《外空条约》是公认的当前外空领域国际法基石。该条约规定,航天员是全人类派往外层空间的使节,各国应尊重、保护航天员安全,并将在外空发现的对航天员生命或健康构成危险的现象通知联合国秘书长或其他缔约国;各国还应为其国内私人公司的一切外空活动承担责任。为履行条约义务,维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中国政府于去年12月3日通过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通报了上述危险情况和中方采取的措施,并请秘书长周知各缔约国。美国口口声声宣称所谓“负责任外空行为”概念,自己却无视外空国际条约义务,对航天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那么,去年两次危险靠近中国空间站,美国“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2015年1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提出“星链计划”,拟于2019年至2024年间发射约12000颗卫星到近地轨道,构建一个巨型3层卫星网络。这3层分别位于距离地面340千米、550千米和1150千米的轨道上,最终使所有卫星联成一个巨大的“星座”,提供覆盖全球的全天候、高速率、低成本卫星互联网服务。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主要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进行分配。“星链计划”的实施,有助于美国进一步抢占有限的低轨卫星空间频谱资源。有关文件显示,该公司还计划增加3万颗卫星,使“星链”卫星总量达到约4.2万颗。
今年1月15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星链”项目已有近1500颗正在工作的卫星,另有272颗卫星正在向预定轨道行进。
在“星链”计划刚提出时,马斯克的大群拥趸欢呼“自由上网的时代开始了”。但等到2019年首颗“星链”卫星升空后,越来越多的不妙迹象开始涌现。
首先是天文学家的“狂怒”。国际天文学界一直对数量庞大的互联网卫星可能影响天文观测表示担忧。由于成群的“星链”卫星穿过夜空,导致天文观测受到极大影响。“星链”卫星的轨迹在照片上出现的亮点或横杠,可能会使多年的学术研究功亏一篑。
此外,根据美国军方2020年5月同SpaceX签署的协议,美方下一代军用卫星将更多地利用廉价的小卫星星座。这意味着“星链”卫星被美方应用到军事领域是迟早的事情。而在2020年10月,SpaceX拿下为美军打造导弹跟踪卫星合同之时,美国媒体更是直言:“‘星链’不再只是用于宽带服务。”更何况,SpaceX的部分发射场就建在美军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内。
SpaceX同美国军方的联手,以及“星链”的快速扩张势头,正引起越来越多的担忧。在欧洲航天局总干事约瑟夫·阿施巴赫看来,SpaceX正在利用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和国际太空治理的不完善,加速抢占有限的卫星轨道资源。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阿施巴赫曾警告说:“(马斯克)一个人拥有世界活跃卫星的一半,这很了不起。但事实上,他正试图在太空领域制定规则。”
专家称,“星链”的背后,其实是美国抢占太空霸权的企图。行业专家季亮曾表示,SpaceX的“星链”计划实质上是一场美方企图避开世人耳目的“太空圈地”运动,值得警惕。
那么,美国“星链”卫星为何要两次危险靠近中国空间站?对此,航天专家曾表示,美方的行为似乎是刻意为之,两次降轨不仅会对我国空间站的运行工作构成干扰或威胁,还有可能是为了探测我国空间站感知能力。
此外,专家还曾表示,中国空间站的“紧急避碰”动作需要消耗额外的燃料,如果美国星链卫星频繁进行类似动作,将会显著影响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寿命和维护成本。
综合新华社、央视、《环球时报》、《新民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