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 文艺范

湖上人如玉

华西都市报2021-08-24 01:46:53.0文艺范

英国诗人司各特。

拉斐尔名画《西斯廷圣母》。

舒伯特像。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上夫人》。

  

□雷健赏乐
  “圣母颂”原指天主教徒对圣母玛利亚的赞美歌,其歌词由罗马教廷在1545年的特洛特会议上确定,有诸多戒律。进入19世纪以后,圣母颂歌词除了必须含有对圣母玛利亚的赞颂之外,其他戒律被打破,歌词和旋律有了很大改变,作曲家的个人感情和世俗情怀渗入其中,使“圣母颂”呈现出千姿百态。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卡契尼的《圣母颂》,马斯卡尼的《圣母玛利亚》,古诺和巴赫的《圣母颂》,以及舒伯特的《圣母颂》。其中,尤以舒伯特的《圣母颂》和古诺用自己的一首“沉思”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对位,形成一首天衣无缝的小品《圣母颂》最为有名。

取材于英国著名长诗

  舒伯特的《圣母颂》写于1825年他与男高音歌唱家福格尔长达7个月的联袂旅行演出期间,取材于英国著名诗人司各特的长诗《湖上夫人》。
  瓦尔特·司各特1771年出生于爱丁堡一个律师家庭,他从小就从祖母那里听到许多苏格兰高地的古老传说和民谣。1789年司各特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法律,假期经常到苏格兰山区远涉,收集到不少古老传说和民谣,为撰写具有苏格兰风情的诗篇积累素材打下基础。1805年他写下处女诗《最后一位吟诵诗人》,开始在文学界崭露头角。1808年和1810年,他相继出版震动苏格兰和英格兰文坛的长诗《玛米恩》和《湖上夫人》。
  青少年时代司各特听到和收集到的苏格兰传说和民谣给了他创作描写苏格兰高地人生活诗篇的源泉。1809年9月17日,司各特写信给朋友R·Surtees说:“我在罗德湖畔待了一段时间,听到了许许多多传说,这些传说几乎已放出了我头脑中的诗魔。”
  1830年,司各特在为《湖上夫人》再版写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苏格兰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我看来似乎特别适宜写成诗篇。差不多就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我至少从老一辈人口中听到过不少有关苏格兰高地这个古老国度的传说。我常常想把古代苏格兰盖尔人的生活写成诗篇。”
  故事发生在苏格兰坎特林湖畔。乔装成猎人的国王詹姆斯在坎特林湖畔的一个小岛上邂逅并爱上了美丽的姑娘艾伦,但他后来尊重姑娘的意愿,放弃和她结婚的念头,让她与心上人结成良缘。但这个脍炙人口的浪漫故事并不是司各特诗篇故事的唯一。司各特对苏格兰高地旑妮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高地部族之间的征伐战争与爱情故事的陈述,一起构成这部长诗雄阔壮美的场景。碧波荡漾的坎特林湖,青葱巍峨的贝安山麓,风光瑰丽的特洛萨克斯高地,犹如珍珠缀满诗篇,就连艾伦姑娘的出场也那样美丽:
  “船上的少女亭亭玉立,仿佛想抓住缥缈的号音。
  她站在船头翘首眺望,睁大双眼侧耳倾听,瞧她云鬟半偏,朱唇微启,恰似古希腊的玉雕,楚楚动人,看她凝神屏气,如呆如痴,好像是这仙湖的守护女神。”
  《湖上夫人》由六章加序歌和结束歌组成。舒伯特以诗中艾伦的“献给圣母玛利亚的赞歌”而创作的《圣母颂》出现在第三章《集合》里。其时,罗德里克正率领士兵在赶往集合地兰利克草地的途中,傍晚时分队伍在丛林中小憩,罗德里克听到远处传来由竖琴伴奏的歌声。那是艾伦在吟唱“献给圣母玛利亚的赞歌”:
  万福玛利!温柔的处女!
  请听听一位少女的希冀!
  你能在旷野里听到我的祈祷,你能从绝望中给我力量和勇气。
  虽然我们遭人诽谤,无家可归,在你的庇护下却能安然睡去;
  圣女哟!请听一位少女的祷告;
  圣女哟!请听一位孩子的哀祈!
  万福玛利亚!
  万福玛利亚!忠贞的处女!
  如果你能为我降下恩赐,这荒凉的山洞里冰冷的石床
  将如同鸭绒卧榻一般舒适。
  如果你能对我们微笑,这沉闷的空气会变得芳香无比;
  圣女哟!请听一位少女的祷告;
  圣母哟!请听一位孩子的哀祈!
  万福玛利亚!
  万福玛利亚!纯洁的处女!
  只要看见你美丽的身姿,人世间所有的妖魔鬼怪
  都会惊惶失措地狼狈逃避。
  在你神灵的指引之下,我们躲避开种种忧虑;
  圣女哟!请听一位少女的祷告;
  圣母哟,请听一位孩子的哀祈!
  万福玛利亚!
  少女艾伦和她的父亲为躲避战争灾祸,背井离乡来到罗德里克爵士的领地,罗德里克的母亲Molory(人称“湖上夫人”)和罗德里克不顾苏格兰君王的愤怒,收留了艾伦父女。本以为可以就此栖身他乡,谁知苏格兰君王詹姆斯又率兵来攻打罗德里克,一场战争迫在眉睫。艾伦只好带着仆人躲到深山,在那里唱出希冀圣母保佑的祈祷赞歌。

歌唱家们的必唱之歌

  这首圣母赞歌与15世纪的圣母赞相比有了许多世俗祈愿。1475年,与达·芬奇同时代的音乐大师诺坎普·德普雷(1440-1521)创作了一首四声部经文歌《圣母颂》,成为后世《圣母颂》的经典,其歌词满是对圣母的赞颂:
  万福玛利亚
  你充满圣宠
  主与你同在,尊贵的圣母。
  万福,你的诞生
  是多么喜乐,天地间洋溢着
  新的欢欣。
  万福,你的出生
  带给我们欢乐,有如晨星金星
  在日出前升起。
  万福,你虔诚而谦恭,童贞受孚,天使报喜
  为我们带来救主。
  万福,真正的圣女,无瑕的贞洁,你的纯洁
  使我们净化。
  万福,一切美德中
  最荣誉的,你的升天
  是我们的光荣。
  啊,圣母,请记得我。阿门。
  1825年,舒伯特在与歌唱家福格尔巡演的途中读到了德文版的《湖上夫人》,为一气呵成的八音节双行诗的节律和艾伦的这首赞歌打动,尤其是这部有5000行的长诗,任你从哪一章节读起都能琅琅上口,如音诗一般随时可以吟诵的节奏,更令舒伯特动心。旅行演出途中他根据艾伦的“献给圣母玛利亚的赞歌”,写下了“艾伦之歌”,第三首就是《圣母颂》。这首歌在巡演途中,福格尔多次演唱,受到听众的喜爱,舒伯特也很为这首歌自豪,途中就迫不及待地写信给父亲汇报。
  这首歌的歌词已经没有传统圣母颂歌词采用的《圣经》中天使加百利和伊丽莎白献给圣母玛利亚的颂词,而是世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在战争动乱年代里,少女艾伦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希冀圣母给予宁静生活的祈祷。歌曲开始,伴奏钢琴模仿出竖琴的琶音,烘托出虔诚、纯洁、静美的气氛,动人心弦。
  现在,舒伯特的《圣母颂》已是他的艺术歌曲代表作,成为歌唱家们的必唱之歌,也是各种乐器演奏的经典曲目。大凡舒伯特《圣母颂》的旋律响起时人们都会肃然起敬,驻足聆听。2019年11月底,荷兰好声音2010年度冠军,时年66岁的马丁·赫肯斯在阿姆斯特丹街头唱起这首《圣母颂》,路人在虔诚宁静的歌声中忘记了淅淅沥沥的雨雪,纷纷驻足聆听,那真是天籁之音。

/作者简介/

  雷健,媒体人,爱乐人。2019年起撰写从阅读文学原著角度来解读西方古典名曲的文章,遂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