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散文-
A13散文
  • ·无尽的牵挂
  • ·气包车
  • ·“浣花溪”征稿启事
  • ·少年时代打工生涯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无尽的牵挂

  

□曾卡
  当初,不知父母是怎么走到一起的。一个平坝,一个山上,相隔数十里;一个满腹诗书,一个目不识丁,看似不搭调。总之,20岁的母亲嫁给了年长5岁的父亲,成为曾家大媳妇。
  3年后,母亲有了我;仅隔几月,曾家老二、老幺家的男丁相继降生。对独自一人把父亲三弟兄拉扯大的婆婆而言,3个儿子都娶了亲,还有了孙子,该多舒心啊!
  2022年元旦刚过,在西安的黎翔表叔找到一张我们家的老照片。10人全家福,除3个怀抱中一岁左右的小不点懵懂好奇,其余人无一不是笑容满面。
  是的,旧照片中的7个大人显得那么快乐,尽管那时生活很苦、很累,但我总觉得,这是母亲笑得最开心的一回,这一二十年,我多次给母亲拍照,她的笑意都没怎么舒展开过。
  也许,自从有了我,母亲就在担心中过活。
  两三岁时,我身体不大好。一次我发高烧,情急之下的母亲,把医生开的一次服半片的药一整片给我喂下,被父亲甩了一耳光。当时母亲眼泪流得稀里哗啦,任凭父亲冲她咆哮都一声不吭。凄风苦雨的日子又遇娃闹病,母亲怎么急切、怎么揪心,都不为过。
  我上初中后,父母寄予我“跳农门”的愿望愈来愈强烈。要不是中考失利,我还真不知道有“挫折”一词。人生的挫折,自那以后,就一个接一个了。
  复习又考,我还是以3分之差落榜。老屋外雷声阵阵,大雨滂沱,我捂被号啕大哭,母亲陪我默默落泪。“娃,别灰心,再去拼一下吧!”平静下来后,母亲给我打气。
  又一年披荆斩棘。我没再流泪,以全县第一名的考分考上中师。多年后,我问母亲:“你难道不担心我再考不上怎么办?人混大了,读高中也耽误了,就只好务农了。”
  母亲说:“我相信你。”
  哪有母亲不担心娃的?何况事关孩子的命运前程。我们驻扎在母亲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她却要用坚硬的外壳来庇佑孩子的一切。
  及至我维系14年的婚姻破裂,母亲除了担心难过,还反过来劝慰我:“别让自己太遭罪,这就是你的命,莫去强求。千万别疯了傻了的,让人家笑话。”
  每当我遭逢种种乖舛,母亲的这些话就成为我困厄岁月中的一盏明灯。其实,那也是她苦难生命的精神支柱。
  父亲年仅63岁就罹患肺癌,不久撒手人寰。他治病期间,母亲卖掉了家中的猪,荒废了地里的庄稼,寸步不离。父亲正在化疗,外公病危离世,她想见外公最后一面终未如愿。
  每次提到这事,母亲都会说:“当时我哪走得开呀?我这个闺女算白养了。”泪水在她眼中打转。遗憾永远无法弥补,那些记忆如钉子般深深锥进她的心。
  我再婚后,母亲对媳妇特别满意,逢亲戚朋友便夸赞妻的孝顺懂事明理。我与爱人偶因琐事而抵牾,电话那头母亲不顾我的解释,总是说:“我不管,媛媛我是晓得的,你和她好好过才会幸福!”
  媳妇好,和媳妇好,对媳妇好。母亲用无尽的担心,佑护着我们熹微的幸福。
  她后来有了老伴,邻村丧偶的退休老师。不想叔叔三天两头病,10年做了3次大手术。叔叔两儿两女,可真正照料陪伴他的,只有我母亲。叔叔生活不能自理了,话也说不大清楚,穿衣、喂饭、上厕所,样样都离不开母亲。
  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所以,你要和媛媛过好日子!”回乡下看望母亲,她摇头叹息说。
  尽管城里的儿子拿走了叔叔的工资卡,每月按需送生活费回来,但母亲不多说什么,仍尽心尽力照顾好叔叔。“做人要讲良心,你叔叔这个样子,总不能丢下不管。”母亲说,管他们咋个想的,管别人怎么说,做好自己该做的就是了。
  在复杂的人性面前,母亲做着最简单的事。善良,从不需要什么理由。
  岁月将我渡到知天命之年,母亲也日甚一日地衰老。她用数十年的操劳和担心,为我铺就了一条生命的长路。正是这份担忧和牵挂,让平淡的生活有了意义。这对于她和我,何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