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 四川

从160余件国博馆藏青铜文物读懂古代中国

华西都市报2024-04-29 02:09:21.0四川

“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大展展陈的青铜文物。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超过1500余件(套)三星堆文物惊艳亮相,极大丰富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
  4月28日,三星堆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大展在三星堆博物馆陈列馆(新馆)举行。众多国宝重器的到来,为三星堆博物馆平添内容和高度,再度丰富了三星堆博物馆的参观体验。
  记者在开幕式现场了解到,“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览甄选国家博物馆馆藏各类青铜文物160余件,包括30余件/组一级文物。展览珍品荟萃,囊括象纹铙、作册般甗、天亡簋、泾伯卣、六年琱生簋,以及师酉簋等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
  此外还有国家博物馆近年来新入藏的青铜器精华,如鄂监簋、秦公壶、楚王鼎、王子臣俎等重要器物。展览于4月28日开展,7月28日结束,展期共计3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展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放后的首个特别展览,展览采用特有展陈思路,以科学考古学视角下的“形、花、铭、工、皮”五门为纲,分别对应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工艺技术和锈蚀表现五大研究角度,更为宏观地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这一专题的探索视角和科研成就。
  青铜器的发展史不同于朝代史,有其自身规律和发展脉络。此次在三星堆博物馆举办的“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大展,以多维度、新视角,生动讲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具体来讲,展览以育成期(夏代至商代中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3世纪),鼎盛期(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转变期(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更新期(春秋中期至两汉时期,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公元3世纪初)此四期对展品进行宏观断代,意在引导观众不拘泥于朝代史,而着眼于青铜器自身的发展脉络。
  为实现更好的展览展示效果,国家博物馆与三星堆博物馆深度合作,持续推出展览讲解、社会教育等系列活动,方便广大观众欣赏文物,参观展览,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
  不仅如此,以“国博衍艺”“国博美馔”而闻名的国博文创品,也现身展厅旁的文创区。古代青铜、错金银云纹犀尊、中国铜镜、海晏河清、桃花洞釉等十个系列、近两百款国博文创品,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与观众亲密接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李雨心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