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四川

为何黄州猪肉贱如泥土?

华西都市报2023-12-20 16:34:13.0四川

  “东坡菜系是全国八大菜系之外,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菜系。从东坡菜系看东坡的美食追求,看东坡美食与美诗。”12月22日(冬至)下午两点半,“东坡大家讲”系列讲座将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继续开讲,本期邀请到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苏东坡传说”非遗传承人、三苏祠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晋川,带来《人间有味是清欢——东坡美食谈》。
  王晋川说,苏东坡不仅是“雄视百代”的“千古第一文人”,也是引领餐饮潮流的美食家。苏东坡的一生经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典领八州,谪贬三地,足迹几乎踏遍了北宋疆域。
  “苏东坡所到之处,深入民间,不仅遍尝美食,还常常亲自动手烹饪。”王晋川介绍,其制作的菜肴,食材易得,烹制不繁,粗中见细,化俗为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坡味道”,成为川、鲁、粤、苏、徽、浙、闽、湘八大菜系之外,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菜系——“东坡菜系”。为辉煌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东坡的美诗与美食联系紧密,特别是他被贬之后,在诗中更多有了美食。据不完全统计,苏东坡一生有400多首诗词与美食有关。”王晋川说,苏东坡众多美食记载中,尤为出名的当属《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有版本说价贱如粪土,是不对的,应为泥土。”王晋川说,猪肉在宋代确实不太受待见,上层几乎很少食用,一般都是普通老百姓吃,所以价格很便宜。“苏东坡到了黄州后,因为俸禄锐减,所以才开始吃猪肉。”
  王晋川解释说,劁猪技术在明代才普及开来,所以宋代的猪,基本类似于现在的野猪,皮很硬,肉也有腥骚味,大家都不喜欢吃。“所以苏东坡才会用火慢慢煮,可能是在慢煮过程中,一方面把肉煮软糯了,二是把腥味去除了,才有了东坡肉,后来慢慢才延伸出东坡肘子。”
  王晋川说,自己跟东坡一样也是个大吃货,所以很喜欢研究菜的做法。“现在很多人过年都要吃的东坡肘子,就大有讲究。”王晋川说,东坡肘子要做好,选料和制作过程都很重要。
  一是要选前肘,不要用后肘。“前肘是活肉,更软糯,后肘肉相对硬且柴。煮出来后,有根多大的骨头支出来的就是后肘。”
  二是煮制过程中要二次加工。“第一次煮到七成熟时,要拿出来放凉,让皮收紧,逼出脂肪。等完成冷却后,第二次要用蒸的方式烹饪。这样做出来的东坡肘子,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12月22日下午,王晋川将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盘陀像前,带来这场名为“东坡美食谈”的讲座。封面新闻APP将对本场讲座全程直播,不能亲临的朋友可以关注封面新闻APP线上收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