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急,慢慢上车,等你们都上车坐好后我们才发车……”在成都市成华区和韵路公交站台,看到几名老人提着菜篮子上车,司机师傅曾勇耐心地叮嘱老人们慢慢来。等老人们上车坐稳后,曾勇才缓步启动发车。
类似暖心场景在成都近期开通的66路“适老公交”线路上频频出现。一条“适老公交”线路,让老年乘客出行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底色更浓。
公共交通是老年人日常出行的常用方式,为了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最近,成都开通了6条“适老公交”专线。
记者在66路公交车上看到,“适老公交”不仅配备了装有放大镜、口罩、老年常用药品的便民箱,整车的标识也选用了更大的字号,方便老年人识读。在车厢内的多处显眼位置,还专门贴了“关爱老人让爱常在”等敬老尊老标语和老人乘车温馨提示,整个车厢内营造了浓浓的敬老爱老氛围。
“‘适老公交’的车辆是专门定制的,采用低地板无障碍通道式新能源车型,老年乘客在车厢的前后部分行走不需要跨越台阶,能更好地避免老年人摔倒。”该线路运营方、成都公交集团东星巴士有限公司客运市场部副经理陈黎黎说,车厢内还腾挪出专门的无障碍空间,可以同时放2台轮椅,每台轮椅停放区都设置了安全带,用于固定轮椅。
“适老公交”成为老年人口中的“巴适公交”,这也是近年来成都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加速推进全龄友好包容社会建设的缩影。
今年6月,成都市印发了《成都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心城区每个区建成老幼复合型社区综合体不少于5个,其他区(市)县建成老幼复合型社区综合体不少于2个。
“公交是老年人重要的出行工具和活动场所,我们也会继续更好地开展适老化服务。”陈黎黎说,接下来,成都市还将结合客流量、乘客需要等情况继续推出更多“适老公交”线路。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