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要闻

收到来稿近千条 网络普法“金句”频出

华西都市报2023-09-08 02:24:42.0要闻

  “法治网络花开‘四’季 清朗空间文明‘川’行。”“网络不是法外地,一言 一行当自律。”8月1日,由省委网信办、司法厅主办,封面新闻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的“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正式上线。一个多月来,网友们聚焦宪法、民法典、互联网法律法规等重点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增强网络法治观念,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上线一月
网友积极参与 法律专家点赞

  e法治网,清朗天府。自8月1日启动以来,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就收集到近千条来稿,含“金”量十足。其中,既有法律从业者从专业角度入手,也有普通百姓从个人理解出发,还有不少学生积极参与,为网络普法贡献青年智慧。不少网友的金句充满“川味”,“巴适”“安逸”等词汇引发网友共鸣。
  “鼠标停一哈,情理辨真假。动手搜一哈,信源归谁家。举报点一哈,净网你我他。”冉涯荣作为一名资深网友,近年来深刻感受到了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谣言、网暴等问题也让不少人深受其害。”他写下这个金句,就是希望告诉网民,如何分辨、处理网络假信息。“在浏览一条不知真假的信息后,应用生活常识、情感、道理,全面衡量该信息的可信度。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了解该信息是否有可靠的信息源,如果信息来源不可靠,对其进行评论转发应当谨慎,言辞应当平和。若该信息确属虚假,可登录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进行举报。净化网络空间,需要我们每个网民的努力!”他说。

最后一周
一句千金 清朗网络等你参与

  此次“金句”征集活动除了吸引广大网友热情参与外,也受到不少法律相关从业者的关注。“有高度、有深度、有特色。”北京德恒(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谢蒙点赞“金句”征集活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更是撑起人们幸福人生的正道坦途。”
  成都武侯法院书记员钱薇伽也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当中,不仅贡献网络普法金句,还发动身边的同事、家人共同参与。“治理网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从业者、相关部门还有广大网友共同参与。”
  “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征集阶段将于9月14日截止,9月15日将开启线上投票环节。待网络投票结束后,还会有专家评审团进行专业评审,最终综合决出“网络普法十佳金句”。创造响亮金句,增强网络法治观念,提升普法守法质效,共建清朗网络空间,还能领取千元奖金!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最后一周,等你一句“千金”。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9月14日,在封面新闻APP进行内容征集。

参与方法

  你可以下载并安装封面新闻APP,点击“互动”进入封面活动界面,选择“e法治网 清朗天府——网络普法金句征集活动”页面即可参与(封面新闻9.0版本及以上)。
  你可以在活动页按提示要求,上传金句内容、创意阐释以及金句发布人信息后提交,活动主办方将在审核后发布。

征集要求

  网络普法金句要求坚持原创、不得抄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传播、启发性强。
  再悄悄告诉你,提交具有四川特色的金句或许更具胜算哦!别忘了在报名通道留下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后续领取奖励。

相关进程

  征集结束后,主办方将于9月15日开启线上投票,持续至9月25日投票结束。9月26日至9月30日,由专家进行评审。用户投票数量和专家评审打分各占50%,最终决出“网络普法十佳金句”。获奖作品将分别获得现金奖励1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

注意事项

  在上传金句作品前,请检查确认,一旦完成上传提交,金句作品不可修改和撤回;参与作品内容须积极健康向上,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参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实习生 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