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陈智林、龚学敏进行“主旨对话”。
民族服装秀。
诗歌朗诵。
“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计划于10月5日在盐源泸沽湖揭幕
8月22日晚,由中共盐源县委、盐源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盐源县文旅推介暨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媒体见面会,在成都宽窄巷子东广场举行。现场对外正式公布,“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计划于10月5日在盐源泸沽湖揭幕,凉山籍著名歌手吉克隽逸将为本次音乐季演唱推广曲。
8月2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宽窄巷子人潮汹涌。当神秘古朴又融合现代审美的民族服装秀开始上演,人们将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舞台上。以湖山之色镌刻华服之美,以诗歌之律谱就音乐之声,这场服装秀也向观众带来大凉山人民的问候。
活动现场的LED屏幕,展示着川西秘境盐源的美景。在这里,你可以去泸沽湖畔看日落、去情人滩漫步、去后龙山上看被誉为“高山玫瑰”的杜鹃花……这里有香甜的苹果、蜂蜜,还有历史悠久的青铜文明和神秘的“东方女儿国”。
盐源位于凉山州西南部,有彝、汉、蒙、藏等14个世居民族,地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腹心地带,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核心区。泸沽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举世闻名,青铜文化、笮文化、盐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盐源县委副书记安图在现场宣布,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将于2023年10月5日在泸沽湖情人牧场揭幕,以“音乐名片”的全新方式向世界推广“四川泸沽湖”,打造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兼具地域性和民族性、彰显独特文化符号的“湖畔音乐季”品牌,提升“四川泸沽湖”文旅IP辨识度。
安图透露,本次诗歌音乐季,吉克隽逸等众多歌手和乐队将在泸沽湖畔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届时,我们将聆听到由国内外著名诗人与词曲作家联手打造的,以泸沽湖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为题材的原创歌曲。让广大游客在诗与歌的引领下,走进泸沽湖,认知泸沽湖,找到真正的诗与远方。”
安图代表盐源县39万各族儿女,向线上线下的观众,以及全世界的游客和诗歌音乐爱好者发出诚挚邀请:“真诚地期待您踏着诗与歌的脚步,走进盐源这片神秘多姿的土地。让我们在泸沽湖畔,幕天席地、放空心灵,赏山水之境,听音乐盛宴,品摩梭美食。金秋十月,我们在泸沽湖等你!”
在媒体见面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做了一场主旨演讲。他从历史、地理、文化的角度,阐述了盐源这个地方的独特性,认为这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值得深入发掘、推广的地方。
正值七夕,浪漫与共。在随后举行的嘉宾“主旨对话”环节,阿来再次登台,与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和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一起,展开一场诗歌、音乐与文旅的浪漫对话。三人就“诗歌创作如何与音乐结合”“诗歌如何赋能盐源县文旅发展”“如何打造四川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龚学敏介绍,《星星》诗刊杂志社联合盐源县举办了“与诗同行,走进盐源——全国诗歌征文大赛”,从此次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将有机会被赋写为音乐作品,以诗入歌,还原最质朴的诗乐传统和民族文化。
陈智林则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分享了他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感受和思考。“在我的理解里,非遗其实就是把历史留给我们的美好东西,用现代的方式去激发和继承。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的举办,将用诗与歌的语汇去激发泸沽湖的美,是非常前瞻性的举措。”
诗言志,歌咏言。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里,诗与歌本就同源,诗乐文化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照耀古今。发布会现场,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董凡和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资深演员谢黎明,联袂为大家朗诵、演绎了此次诗歌征稿活动中获特等奖的两首诗歌。“一粒盐,站在边地半月形地带上/像那个摩梭牧羊女的孩子,用一种咸/让万物的味蕾飞翔,连接东北/和西南,并往更远处的未知闪袭……”两人完美配合,艺术效果直击心灵,引发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来自凉山的彝族歌手海日乌芝演唱了诗歌音乐季新歌《玛达咪》,另有女声合唱的摩梭民歌《千里送花香》,两首动人的民歌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勾起大家对远方风光的神往。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新歌《摩梭》作为音乐季推广曲,即将在9月上线。这首歌由凉山本土文艺工作者罗木果作词、哲子聪作曲,吉克隽逸演唱,三人的组合将紧扣本地民族特色与国际流行音乐,力图让歌曲成为泸沽湖连接世界的曼妙之音。推广曲创作历时3个月,目前还在打磨之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摄影陈羽啸